女性健康行動/活動

【活動】2024為女著紅系列活動「圓山路跑健走」守護女性健康!
【活動】2024為女著紅系列活動「圓山路跑健走」守護女...
台灣女人連線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子宮內膜異位症學會、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於2024年3月10日在圓山大飯店大門廣場聯合辦理"能告別經痛,笑顏才逐開;足下漸開懷,女性”心”健康"路跑健走活動,當天由黃淑英理事長代表致詞,並與國際嘉賓一起著紅健走守護女性健康!
+ read more
【社會團體聯合聲明】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 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
【社會團體聯合聲明】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
社會團體聯合聲明先行開放單身女性與女同志配偶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代理孕母不應急就章2024.2.21因為總統及立法委員的選舉,《人工生殖法》修法引起熱議.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要不要開放?代理孕母應否建立制度?是新政府及國會立即面臨及需要處理的議題.經過討論及溝通,社會團體對此議題有以下共識:人工生殖技術適用對象應涵蓋單身及同婚女性《人工生殖法》於2008年制訂時,社會尚為保守,為保障人工生殖子女權益,將立法目的放在解決夫妻間的不孕症,因而規定只有異性戀夫妻可以使用人工生殖技術.10多年來,台灣社會有諸多變遷,不僅同志婚姻合法,也營造了多元家庭的友善環境,當年的考量多已不復存在.《人工生殖法》應重新修訂,將"婚"及"育"脫鉤,消除歧視,讓想要生育的女性,不論單身或同婚者,都可使用此項技術,以保障女性生育自主,落實健康公平.代理孕母議題應和人工生殖修法脫鉤處理,優先進行人工生殖法修法在台灣,"代理孕母"是否應該合法,爭議了20多年."代理孕母"的討論常被包裹在《人工生殖法》的討論當中,然而,《人工生殖法》規範的是生殖技術使用對象、程序及相關機構的管理等,"代理孕母"則是涉及委託者、代孕母及代孕子女的權益,以及親子關係的建立等.代孕影響孕母的健康、生命及家庭生活,也與代孕子女的處遇、委託者的需求等層面有關,更與人的價值及社會倫理息息相關,且與多項現存法律有所扞格.代孕雖同樣使用人工生殖技術,但其重要的爭論多與此技術無關,兩者有完全不同的面向及層次.若將代孕議題置入《人工生殖法》修法討論中,是過於便宜行事的作法,且顯然嚴重輕忽代孕議題對現行法制與價值觀的衝擊.台灣社會還需要對代孕議題進行更多研議及討論,以形成共識.相較於代孕議題更為複雜、需要更長的討論時間,人工生殖擴大適用對象幾無爭議.若將兩項議題綁在一起,將延誤修法.因此,代理孕母應和《人工生殖法》脫鉤處理,優先進行人工生殖修法.綜上所述,我們共同呼籲,將"代理孕母"與《人工生殖法》脫鉤.先解開人工生殖技術使用對象的限制,並完善相關監管規範,讓願意生育的女性使用生殖技術.對於代孕,則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社會溝通與意見蒐集,以確定是否要形成政策或制訂何種政策內容!連署團體台灣女人連線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中華民國助產師助產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大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室台灣生育改革行動聯盟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台灣性別運動之家台灣非二元酷兒浪子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社團法人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社團法人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社團法人新媳婦關懷拹會花蓮縣助產師助產士公會花蓮縣洄瀾婦女權益發展協會高雄市晚晴協會婦女救援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康寧大學多元性別關懷小組彩飄性別權益推動聯盟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 read more
【活動紀實】2023第二十三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營
【活動紀實】2023第二十三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
台灣女人連線於2023年9月15-16日假高雄福容大飯店舉辦"第二十三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營"已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共有21個團體及3間大學相關系所參與,一同關心"2023年熱門性別健康議題"、"科技對女性生育健康的影響"、"中高齡女性運動須知"、"女力從政"等議題,並於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針對各地健康現況及需求進行討論,研議明年"2024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感謝在推動婦女健康運動的路上,有來自各地的婦女、病友、新住民等團體的一路相陪,未來期許與各位姊妹一同負重前行!
+ read more
【記者會】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再三案!衛福部,你還要上訴嗎?
【記者會】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再三案!衛福部,你還...
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再三案!衛福部,你還要上訴嗎?新聞稿2023.9.11痛痛女孩,是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女孩們的別稱.台灣女人連線長期協助痛痛女孩,最新的一件申訴於7月底接獲.在總計30多起申訴中,26位是11至16歲青少女.這些女孩在接種疫苗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或身體疼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行走、需穿鐵衣.其中12位確診了風濕關節相關疾病,更有多名女孩身體持續疼痛,卻始終無法確認罹患何種疾病無法得到適合的治療,生活苦不堪言,甚至出現嚴重身心狀況.多名痛痛女孩向衛生福利部(以下簡稱"衛福部")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審議小組認定不良事件跟HPV疫苗無關,甚至表示是女孩原本就有疾病,不予救濟.衛福部與受害者持續訴訟中女孩及家長們雖不知道疾病是否與疫苗"有關",但是原本沒有相關病史的孩子,接種疫苗後就出現症狀、發病,"無關"的審議結果難以為人接受.因此,對衛福部提起訴訟.2017年至今共有8件訴訟案,其中5案一審勝訴.首名痛痛女孩Bella,2019年一審勝訴,衛福部上訴,2020年最高行政法院廢棄原判決,發回更審,今年6月再獲勝訴,至今卻仍在訴訟中;2022年,Nichole獲判一審勝訴,衛福部提起上訴,至今未有結果;另有Amber等3案於上月宣判勝訴.Sharon案2020年一審敗訴,經上訴,2022年最最高行政法院廢棄原判決,發回重審,目前審理中;另有兩案於2022年一審敗訴,目前上訴中.衛福部持續使用國家預算聘請多名律師與受害者纏訟,痛痛女孩家庭飽受折磨,疫苗害救濟制度的精神消磨殆盡.法官:以大數法則或流行病學機率觀點為論斷依據犯了以群體推論個體的謬誤勝訴案件中,法官肯認個人因政府推廣、輔導或強制接種疫苗,發生無法預期的損害時,是屬於為公共福祉而產生的"特別犧牲",不應由個人承擔,國家有制定法律給予社會補償的責任,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對於衛福部一再以"以人口群體為研究基礎"之醫學實證強調"HPV疫苗不會增加自體免疫疾病風險"的說法,法官表示:某種因子不會對大多數人引發特定疾病,並不能據此推論該因子不會對特定人引發疾病.因此,不能作為認定預防接種與受害情形無關之依據.若因統計上大多數人接種疫苗不會發生不良事件就排除救濟,這是對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的架空與破棄.機率式的大數法則、流行病學的一般性等審查方式,對受害者過於嚴苛,且讓個別民眾承擔接疫苗發生不明原因副作用的風險,背離受害救濟制度宗旨.上訴是政府僵化的行政慣例!一直以來,政府單位有慣例,不論任何狀況,只要訴訟案件敗訴就一定會上訴到底.對政府官員而言,他們只要坐在辦公室裡,無感地雇請律師去訴訟,花的是民眾血汗錢,就算再敗訴,也已經有交代,對他們一點損傷也沒有.但是受害者則是疲於奔命,人財兩傷.面對這些痛痛女孩的案例,請薛部長停下來想一下:多起的個案、發生的時序、症狀的相似性,為什麼會這樣?再者,所謂的醫學實證並非絕對,有罕見的例外,也時常在多年後被推翻.目前的案例,無法確認受害情形與疫苗"有因果關係",但也無法說絕對與疫苗"無關"!應屬於"無法確定"的範疇.原本健康的孩子接種疫苗後成了痛痛女孩,飽受身心折磨.雖然法院的判決讓孩子及其父母得到安慰與抒解,卻無法讓她們恢復健康.我們呼籲衛福部,看見這些孩子的痛、看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的精神,停止二度傷害這些女孩及其家庭,請不要再上訴了!
+ read more
第二十六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凍卵 許給女人什麼樣的未來?
第二十六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凍卵 許給女人什...
第二十六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凍卵許給女人什麼樣的未來?—行動宣言2023.05.26台灣婦女健康行動網絡長期關心女性健康,推動女性/性別健康相關法案與政策.近年來,因名人的代言,加上少子女化及縣市政府補助政策上路等因素,"凍卵"成為熱門議題.2023年第二十六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以"凍卵許給女人什麼樣的未來?"為題,旨在從女性/性別的角度思考凍卵及其帶來的社會影響,除了釐清相關思維、破除對凍卵的迷思,更要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一、凍卵不等於女性自主在低使用率、低活產率的情況下,凍卵不等於讓女人擁有在人生任何階段想要有小孩都能實現的自由,高齡生產更可能增加女性及新生兒的健康風險;凍卵同樣無法保證能解決缺乏經濟基礎或合適伴侶的情況.將凍卵與女性自主劃上等號,實為一種迷思.二、凍卵無法可管根據目前國內法規,生殖細胞的保存由《人工生殖法》規範.然而,《人工生殖法》的規範對象僅有捐卵的女性,不包含社會性凍卵.換言之,凍卵目前無法可管.同時,對提供凍卵的機構也沒有規範及稽查標準,機構的設立及運行沒有任何監管及通報機制,僅由各家機構自行管理.此外,凍卵的討論度越來越高,許多鼓勵凍卵的說法實則在操作女性對生育的焦慮,但卻缺乏凍卵技術相關資訊,可能導致女性錯誤的認知.事實上,凍卵屬醫療行為,相關廣告應受醫療廣告管制規範,特別是網紅分享凍卵過程這樣遊走法律邊緣的新型態廣告行為.三、政府該不該補助凍卵?根據研究,補助凍卵的成本效益低,加上目前缺乏法規規範、相關資訊不足,更不見得能提升女性生育自由,政府貿然補助凍卵不僅無法回應真正的社會問題,更再一次將出生率低落的責任歸咎到女性身上.種種考量皆指出依目前現況政府不宜補助凍卵.四、將男性納入生殖健康的討論根據台灣女人連線的調查,男性亦有保存精子的考量.政府對生育健康政策的討論與規劃不應只著重女性,此舉不僅忽視男性需求,更將男性排除於生育過程之外,強化生育只和女性有關的印象.生育相關事宜及政策的討論應將男性納入.因為生育不僅和女性有關,同時也和男性息息相關,不同性別的需求、態度及相關研究都應納入參考.凍卵是一種輔助生殖的醫療選項,女性在得到充分資訊後做出決定,是保存卵子品質的方式.但在目前資訊不完整、行銷語言的包圍下,女性很可能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完善女性健康環境,我們提出以下訴求:一、建請衛生福利部提出凍卵技術相關資訊,包含卵子冷凍/解凍成功率、使用率、活產成功率、療程風險等,以及相關法律規範二、建請衛生福利部積極管理凍卵行銷及廣告三、建請衛生福利部訂定凍卵技術及機構管理法規,並研議擴大人工生殖施行的對象四、建請衛生福利部訂定生殖健康相關政策時將男性納入考量
+ read more
【會議】台灣女人連線出席112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病患登錄制度專家共識會議
【會議】台灣女人連線出席112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攸關女性健康的醫療植入物議題,並於2019年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未積極管理多國禁用的陰道人工網膜問題,後續更積極倡議和爭取,政府和醫界終於在2021年開始進行"國內陰道人工網膜植入物登錄建置研究",預計研議登錄系統與制度,以追蹤患者健康.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簡稱TVM),今日,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召開112年度【TVM】病患登錄制度專家共識會議,研議TVM病患登錄制度線上系統功能改善議題,台灣女人連線代表婦女團體出席專家會議表達意見,未來台灣女人連線亦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並積極參與相關會議表達意見.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