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時事評論與活動

理事長給大家的一封信:從醫療觀點談服貿協議
理事長給大家的一封信:從醫療觀點談服貿協議
  敬啟者:   近來服貿議題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討論。我們長期關心健康的議題,所以對於協議裡有醫療的部分有進行深入的瞭解。    在醫療方面,協議中台灣的承諾:允許大陸服務提供者在台灣以「合資形式」「捐助」設立非營利的醫療財團法人醫院、、、;中國承諾:允許台灣人在中國省會及直轄市合資或獨資設立營利事業。看起來好像很有利,其實不然。   台灣醫療是非營利事業,所以,財團法人醫院是不能分紅的。中國醫療資源不足及品質不良是舉世皆知,放著自己的家園、同胞不管,而來「捐助」醫療資源豐富、品質優良的台灣,有這種「情操」的中國人,只有3種可能:頭殼壞去、想辦法套利、政治意圖,或後兩者兼有。    暗藏著的政治意謀是對台灣醫療體系的滲透及統戰;擺明著的營利目的將破壞我國醫療為「非營利」的社會價值。龐大的資金流入,短期內似乎提升醫療服務,長久以往,衝擊醫事人員醫療自主性,將加速醫療的商品化與市場化,台灣人自費比率也恐將一飛沖天。同時,以「套利」的方式,讓台灣的健保資源流向中國,破壞台灣醫療生態的平衡,讓本土的服務業者失據。    在中國方面,目前台灣10家左右的財團設立醫院,近10年下來,因為請不到醫師(中國或台灣)而賠錢經營。    此外,服貿協議更開放專業人士得以自然人名義來台,且初次停留期間為三年,得無限制申請延長,而每一位專業人士皆可根據兩岸相關法規申請配偶與子女來台,除親等限制外,並無人數管制,這些『服貿新貴』恐成為健保『新客戶』。 目前大陸人士來台,除陸籍配偶與依親團聚者外,皆以『第六類』身分納保,現行政府每人每月補助40%保費(目前是500元),納保適格性令人擔憂。大陸專業人士來台之納保性屢遭詬病,因二代健保未能廢除六類十四目,因此政府長期以來容許以投資經營、學術交流、產業交流等名義來台之大陸人士,與台灣失業人口一樣,在第六類納保,損及納保公平性。    因此,服貿簽署對於我們實無正面的意義,實質不利。   服貿簽訂應站在公平、互利的原則進行,同時要有配套機監督機制。以上的疑慮,政府如無法說服社會,就應該修改!      台灣女人連線  理事長 黃淑英   2014/03/28        
+ read more
反對服貿粗暴闖關   搶救人民生存權益   捍衛民主120小時
反對服貿粗暴闖關 搶救人民生存權益 捍衛民主120...
「捍衛民主120小時」行動聲明  反對服貿粗暴闖關   搶救人民生存權益   捍衛民主120小時     服貿協議將犧牲多數台灣人民生存權益,在馬總統限期通過服貿協議的壓力下,林鴻池、張慶忠等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幹部,計畫在本週3/17-3/21聯席會逕自宣布完成服貿協議審查,或逕付二讀,送交院會處理。民調顯示73.7%的人民支持「服貿協議要逐條逐項審議」,馬政府卻不斷以謊言與恐嚇式宣傳,企圖讓「服貿協議」不經國會逐條逐項實質審議的民主程序,直接包裹表決強行闖關。現在,立法院國民黨黨團竟將自廢國會監督機制,讓國會淪為行政權的橡皮圖章,全力執行馬總統指令,毀壞台灣民主體制,以滿足少數政商壟斷利益。    我們無法再坐視少數執政者與權貴片面決定台灣人民的未來。服貿協議內容不僅攸關全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工作、生存、尊嚴,其審查程序更將深遠影響台灣國會監督制衡機制的存亡。   簽訂經貿協議應循「國會參與、民主審議」的國際慣例,無論美國、歐盟、韓國都有這樣的民主審議機制。韓國不僅要求經貿協定的簽訂,應有國會事前、事中與事後的參與及審議,更要求有「國民參與」機制。但馬政府為護航「服貿協議」過關,不斷編造假知識欺瞞、恐嚇人民,謊稱「經貿協定專屬行政權,國會只能審議無權修改」、「服貿協議是行政命令」、「服貿不過影響國家信譽,台灣經濟會很慘」、「服貿過關才能簽TPP」。馬政府簽訂服貿協議之前未加評估已屬失職,簽訂後仍不理會民意反彈,不求補救贖過;對於二十場服貿協議公聽會上各界提出的諸多質疑亦不提出任何具體回應措施,逕以宣傳辭令自我粉飾,全然採取威權時期的愚民模式。馬政府與國民黨如果一意要讓國家的民主體制失效,阻絕民意在體制內的發聲與監督,那將迫使人民在體制外與它對決。   服貿協議不能為滿足少數政商壟斷利益,而犧牲大多數人民生存權益。各黨立法委員不能屈從「包裹表決」,必須逐條逐項實質審查,程序上應遵循民主原則,並正視服貿協議對台灣的衝擊涉及台灣基層民生產業的生存、廣大國民的就業機會、健保醫療資源、社福體系、人才技術根基、經濟自主、文化自主、國民的隱私權、言論自由、民主人權價值、甚而國家安全等,進而在確保民生、民主、人權與國家安全的前提下謹慎審查協議內容。   我們嚴正抗議馬政府與國民黨在立法院強力推使「服貿協議」包裹表決、橫柴入灶的粗暴行徑。我們在此集聚各界行動,要求服貿協議的國會審議應遵守以下原則: 1.     不得自動生效,也不得逕付二讀; 2.     朝野政黨應提案回應公聽會的各項質疑,立法院委員會及院會應受理並討論各項提案; 3.     立法院委員會及院會應「實質」的逐條、逐項、逐案審查、討論及表決; 4.     黨紀鬆綁,各黨立法委員應秉持「對人民負責」執行審議行為; 5.     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不應阻擋民間團體將提出的「兩岸協定簽訂條例草案」; 6.     逐條逐項討論審議之外,應將「退回並停止服貿協議」等提議列為替代案,並一併討論。   我們要求馬總統、江院長與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必須就以上六項訴求,在24小時內出面給予具體承諾,否則我們將發動進一步抗爭行動。   我們鄭重警告馬政府絕對不可違反「逐條審議、實質審議」,粗暴強行通過服貿協議。如果馬政府與國民黨繼續無視多數民意要求,存心蠻幹崩解台灣的民主,踐踏絕大多數民眾的生存權利,人民絕不會忍氣吞聲、棄守在台灣這塊土地安身立命的權益。我們將發動各式不服從不合作的公民抗爭,全力阻擋此一未經全民同意、違法亂行的服貿協議。   服貿協議「逐條審議、實質審議」的最低底限不容逾越,這是搶救人民生存權益,捍衛台灣民主的關鍵120個小時!請一起站出來!       發起團體:民主陣線、台灣勞工陣線、台灣農村陣線、台灣人權促進會、守護民主平台、台灣教授協會、澄社、永社、婦女新知基金會、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憲政公民團(原憲法133)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公民覺醒聯盟、捍衛苗栗青年聯盟、行南文化協會、台灣大學濁水溪社、陽明大學有意思社、高雄市產業總工會、大高雄總工會、台灣勞動政策與社會研究協會、工作貧窮研究室、台灣製造產業大聯盟、文化元年基金會籌備處、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中華民國殘障聯盟、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建教生權益促進聯盟、勵馨基金會、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嘉義市桃山人文會館、快樂公民學苑、黨產歸零聯盟、台灣女人連線、台灣社、台灣北社、台灣南社、台灣客社、台灣公義會、台灣公義社、台獨聯盟、公投護台灣聯盟、908台灣國、台灣民族同盟、台北水噹噹姊妹聯盟、台灣21世紀婦女協會、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兩岸協議監督聯盟。
+ read more
北部強震 老舊核電堪憂—馬政府踐踏除役承諾 延役僅為核工利益
北部強震 老舊核電堪憂—馬政府踐踏除役承諾 延役僅為...
【北部強震 老舊核電堪憂—馬政府踐踏除役承諾 延役僅為核工利益】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抗議行動   週三(2/12)凌晨,北台灣一陣天搖地動嚇壞了所有人,許多地質專家都提醒必須正視這起不尋常強震和台灣先天的地質風險。然而,經濟部卻始終刻意忽視這些風險警訊。 2011年福島核災發生後,馬政府發佈能源政策,指出「既有核電廠不延役,並依規定展開核電廠除役計劃」,公開承諾核一到三廠不會延役。然2014年初伊始,經濟部就不斷放出風聲表示「若核四無法順利運轉,將面臨缺電危機,不排除核一到核三延役可能」!這種將核四運轉與老舊電廠除役掛勾的說法,凸顯官方企圖混淆視聽、違背政治承諾,更無視運轉中老舊核電均已位處活動斷層的高風險地帶與人口稠密地區,並進入易發生事故的老化期,延役絕對是禍非福,將台灣置於極高核災風險之下! 老舊核電準時除役應是既定政策 2011年11月3日,行政院公佈新能源政策,承諾核一二三廠不延役。但令人憤怒的是,經濟部從去年(2013)底就不斷曖昧鋪陳延役訊息,表示延役評估「一直以來都在做」,台電也承認核一延役計畫書雖因福島核災曾暫停審查,但已請原能會重新恢復審查。此般作為等於宣告核一二三四「全部都要」,馬政府自打嘴巴、推翻既定除役政策。 台灣老舊電廠,走在核安鋼索上 老舊核電廠的安全問題,是核工界不能、也不願說的秘密。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以浴缸曲線(Bathtub Curve)描述核電廠的年齡風險趨勢:核電廠在最開始運轉時歷經磨合期,發生意外的風險最高;在運轉一段時間後開始穩定,風險漸低;然而在機組老化時期,核電廠進入耗損階段,反應爐內的結構因此產生磨損和故障,老化階段的風險又回升到最高值。 簡言之,核電廠在剛開始運轉及最後的老化階段,面臨的安全風險是最高的,在這兩階段中,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將層出不窮。例如車諾比、三哩島事故便是發生在電廠剛運轉時期,而福島核災則在電廠老化階段出事,恰恰正坐落在浴缸曲線中的風險最高峰。核一廠從民國67年運轉至今,已邁入第36個年頭,正位處的機組老化期,也遠遠高過全球核電廠28歲的平均年齡。事實上,這兩年老舊電廠的跳機和事故頻率遠超過以往(見後方附表),政府和此一推論,因此,讓老舊核電廠延役,絕對是讓國人面對最高核災風險的錯誤決定。 老舊電廠都臨近斷層帶,安全堪慮 根據台大地質科學研究所教授陳文山的研究,台灣三座運轉中電廠均位在斷層帶附近,全部不符合國際上電廠需與活斷層至少 8公里的規定,其中核二廠在山腳斷層孕震帶上方,若發生規模7的地震,所產生威力將遠超過核二廠的0.4G最大防震能力;而核三廠正下方有2個孕震帶,斷層帶甚至通過大門,反應爐離斷層帶僅800公尺到1公里,若發生強烈地震,後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科學界發現山腳斷層的實際長度遠超過過去的調查認知,也就是地震強度的威脅將遠超過過去認知,但最高核安管制機關原能會面對此一核安警訊,卻放任台電不斷拖遲提交緊鄰核一二廠山腳斷層的地質調查報告,屢屢延宕核電廠耐震係數改善措施,除了『拍桌斥責台電荒唐』以外,便無積極作為,我們還能怎麼期待原能會為國人把持最高核安標準,相信核安無虞? 事實上,我們更想質問經濟部,台電連新的斷層調查報告都提不出,究竟要如何評估核一、二的延役計劃呢? 廢核不缺電,延役是為了核工業利益 國際能源與核電政策專家麥可施耐德(Mycle Schneider)2012年來台時分析:福島核災後,國際上對核電廠的安全問題有更嚴格的檢驗標準,使得新興核電廠計畫在建造時間及金錢上都需付出鉅額成本,因此全球的核工業為了維持行業的持續生存,只剩下一種生存策略:讓既有老舊核電廠延役,延多久是多久,以延續核工業鏈的利益。 在核一二三不延役的既定政策下,台電從未放棄延役大夢因此不難理解:核電廠延役,既可推遲除役工作的燙手山芋,又可延續核工業的產業利益,鞏固核工幫在台電的權力,甚至為無法在六月落幕的核四安檢大戲尋求備案,一舉數得,好個算計! 政府應檢討電力規劃降低用電需求不應以延役搪塞 馬政府既已宣布核一二三不延役,作為能源政策的基調,幕僚單位實應積極投入相關政策制定及配套措施,重新檢討電力成長規劃,依據能源政策中「積極降低電力需求」的目標,拿出電力管理的政策工具出來,而不是如現充耳不聞政府內外對電力需求重新檢討的龐大聲浪,反而動輒恐嚇民眾缺電風險,藉此偷渡自身核工電業利益,實在是為政府的失職卸責。 出席團體: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廢核行腳團、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媽媽監督核電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女人連線、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人本教育基金會、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綠色消費者基金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台灣人權促進會、捍衛苗栗青年聯盟、不要核四五六運動、台灣教授協會      
+ read more
立院三讀通過 女性勞工每年增加三天生理假 不併入病假
立院三讀通過 女性勞工每年增加三天生理假 不併入病假
立院三讀通過 女性勞工每年增加三天生理假 不併入病假   立法院於11/26三讀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正案,未來女性勞工每年請滿三十天半薪病假外,另有三天不計入病假的無薪生理假。依現行規定,女性勞工每月得請一日生理假,併入病假計算,另依勞基法規定,半薪病假一年不得超過三十日,為避免女性生理假壓縮病假天數,因此立委提出修法並三讀通過。   勞委會表示,新法通過後,女性勞工除每年有三十日病假外,還多出三天生理假,只要病假不超過三十日,請假當日薪資都折半計算,如果三十日病假全數請完,女性勞工還有3天生理假的額度,但這3天就不支薪。勞委會勞動條件處官員表示,過去三年針對十五歲到五十歲的女性勞工進行調查,女性平均一年請三天生理假,因此修法也以三天為主,預估約三百萬女性勞工可適用。   然而,歧視生理假案例層出不窮,根據勞委會的調查,101年全國提供生理假的事業只有45.6%,不到半數,女性請生理假的比率更只有11.8%,生理假對大多數女性勞工只是「看得到吃不到」的福利,即使多三天不併入病假計算,對改善職場性別友善環境仍無實質幫助。   因此,台灣女人連線認為政府應致力於破除職場性別迷思,營造具性別友善且健康的職場環境,讓女性勞工在沒有歧視與偏見的工作環境中,獲得健康照顧,才能達到實質效益。        
+ read more
「百人堵日交!揭穿日本政府假面具嗆還慰安婦公道!」記者會
「百人堵日交!揭穿日本政府假面具嗆還慰安婦公道!」...
百人堵日交!揭穿日本政府假面具嗆還慰安婦公道! 記者會    針對日本政府至今不願承認二戰期間曾強徵慰安婦的暴行,且更縱容大阪府知事橋下徹等極右派政客,發表如「慰安婦制度為戰時必要措施」等扭曲史實、貶損慰安婦及全體女性尊嚴的荒謬言論,台灣女人連線參與婦女救援基金會於今(14)天「國際慰安婦紀念日」在日本交流協會前舉辦的「百人堵日交!揭穿日本政府假面具 嗆還慰安婦公道!」記者會,以最強烈的抗議嗆聲揭穿日本的假面具,並要求日本政府對慰安婦事件正式道歉,還給慰安婦阿嬤們一個公道!   與會團體及民意代表共同提出三大訴求如下:   一、要求日本首相代表其政府,經日本國會正式批准,給予慰安婦受害者公開、真誠且明確的道歉,並提出正式賠償;   二、要求日本政府承認二次大戰期間強徵婦女充當慰安婦之史實,並且不得反覆其立場;   三、要求日本政府立法禁止所有扭曲慰安婦史實之公開言論。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也於記者會中表示,日本政府過去對慰安婦的虐待與欺騙,絕對不是一種暫時的必要措施,而是戰時的犯罪行為,且對於女性的性剝削與歧視,不能拿任何理由當作合理化的藉口,戰爭更不可以。每一年我們來到這裡,看到的都是傲慢的日本政府,台灣慰安婦現在只剩下6位,許多沒有得到應有的公道與正義已離開人世,但是不公道與不正義不會跟著他們的長眠而一起埋葬,我們都是阿媽的女兒、孫女,只要我們活著一天,我們就會繼續抗爭、爭取,直到日本承認過錯為止!        
+ read more
「五個迴避、十個膨風」記者會
「五個迴避、十個膨風」記者會
「五個迴避、十個膨風」  記者會新聞稿   6月21日馬政府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開放從食衣住行到生老病死的64大項產業讓中資來台經營,面對各界反黑箱服貿的抗議聲浪,馬總統和江院長近日展開地方開講,印製精美文宣表示服貿協議「五個沒有」和「十個壯大」,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民主陣線)於7月29日邀請學者陳吉仲(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教授)、文化界導演李志薔(《候鳥來的季節》導演)、青年學生代表林郁璇(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一同站出來,於立法院前以街頭劇場踢爆馬政府的惡劣謊言!並舉行記者會說明如下: 一、五個迴避: 台灣勞工陣線孫友聯秘書長指出,馬政府的五個沒有,其實是避重就輕,迴避重要開放項目對台灣的衝擊: 1. 馬政府說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但馬政府沒有告訴人民隨著中資來台的董事、監察人(大陸地區經貿專業人士庚類)、經理、主管、技術人員(大陸地區經貿專業人士辛類),都可能取代台灣勞工的工作。馬政府更沒有告訴人民這些中國籍人士並不適用就業服務法聘僱外國白領最低薪資四萬七千元的限制,無法確保來台者均為高階職務,不影響基層工作權。 2. 馬政府說沒有開放投資移民,但馬政府沒有告訴人民,移民署副署長25日在立法院公聽會表示:只要中資投資的那二十萬元美金不撤資,公司不解散,兩個中國籍董事(加上其配偶及子女),可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一輩子住在台灣,除了投票權以外,享有一般居民的權利。 3. 馬政府說沒有開放計程車業、小黃不會變成小紅,但馬政府沒有告訴人民小客車租賃(附駕駛或無駕駛租車行)、貨物運輸(搬家公司、宅急便、小貨車、大卡車、聯結車、油罐車)、快遞、倉儲,都在開放項目,陸上運輸業與司機將大受影響 4. 馬政府說沒有開放中藥材零售,但馬政府沒有告訴人民全國所有的零售業,除了藥局以外,全部開放中資經營,全國所有批發業,除了政府與農會經營的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外,全部開放中資經營,此部分的總從業人口高達近兩百萬人。 5. 馬政府說沒有開放出版業,但馬政府沒有告訴人民書報雜誌的印刷、排版、批發、零售全部開放中資經營。 二、十個膨風: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陳吉仲教授指出: 1. 過去執政者為了配合重大經濟政策,委託研究單位提出評估報告常誇大不實,三年前的ECFA評估就是一例。而這次中經院評估「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會使得GDP增加0.025至0.034%(即9700萬至1.34億美元),而就業人數增加至11,380至11,923人(0.15至0.16%)。這是第一次看到評估效益如此之低,因此可合理懷疑此服貿協議的真正效益是低於成本(即弊多於利)。 2. 由於兩岸語言及文化的近似,中資來台灣投資服務業很可能產生「取代」效果(中資廣東菜vs台資廣東菜),而非「替代」效果(馬政府所舉麥當勞來台灣)。 3. 一般在零售、批發或美髮等服務業,其從業人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這些工作者將較易被取代。模擬分成兩種情境,以國中以下或高中(職)以下各有10%的就業人數被取代,則就批發及零售業,將有34,651人至100,920人可能失業。 4. 受影響產業的勞動市場被取代將導致勞動市場工資水準下降下,假設只針對批發、零售、住宿及餐飲的服務產業有10%的就業人數被取代,模擬結果會讓就業人口減少4.4% , GDP會減少2.42%。此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總體經濟影響是弊多於利 。 5. 所謂「十個壯大」告訴我們受益者是少數的企業家,受害者卻是大多數的服務就業人口,千人得利v.s百萬人受損的影響,「十個狀大」對國內經濟無正面影響,它並無法增加國內的就業人數、增加國內的工資水準、經濟成長(真實的GDP)無法被全民享有。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