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行動/活動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完善生育環境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完善生育環境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全台各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於5月26日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本屆會議以「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為題,聚焦生育相關政策的討論,要求政府完善生育環境。   在上午的會議中,團體代表們與衛生福利部代表就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與坐月子等議題的現況、政策制訂與改善方向進行深入的討論。而針對今年主題,台灣女人連線於會前進行了「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由台女連副秘書長陳書芳報告調查結果。   最後,為提供政府完善生育環境相關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共同擬定了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偕同立法委員李麗芬拜會衛福部,就生育相關議題與衛生福利部相關單位溝通意見,並遞交行動宣言。在衛福部何啟功政務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將進一步研商相關政策落實的規劃,並在過程中邀請相關團體代表提供意見。   以下為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完善生育環境— 行動宣言 2017.05.26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長期關注女性「生育」議題,2004年第7屆會議,以「營造伙伴關係的生產環境」為主題,對生育計畫書、生產過度醫療、生產風險機制等內容做出建言;2015年第18屆會議,以「深耕與展望—性別健康政策檢視」為主題,全面檢視歷屆行動宣言落實的狀況,對前述生育主題再次督促政府有積極的行動。歷經十數年,「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終於在2015年年底三讀通過,卻鮮為人知;生產計畫與友善生產環境遲遲未能落實,而「母嬰親善」則因政策執行過當亟需檢討,因此2017年行動會議將就下列主題提出政策訴求。   首先,「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在台灣女人連線及台灣女人健康網絡12年的堅持推動下,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意即當發生重大生產事故時,國家即時給予救濟,減輕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的傷痛,避免醫療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這是世界上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首例,為女性權益的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多數民眾仍不知曉此制度。根據「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有將近90%女性不知此救濟制度,實有宣導之必要。   第二,生產計畫是落實產婦自主性的工具,產婦藉此瞭解即將經歷的產程,並在充分被告知下對一些醫療處置做抉擇。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90%以上女性認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包含「生產風險及對應的醫療處置」、「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與「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2014年衛生福利部推動以生產計畫為主概念的「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滿意度高達90%以上。因此,政府應積極規劃「生產計畫」政策,以符合女性的期待。   而為確保對孕產婦所提供之生產資訊的專業性與完整度,生產計畫應納為孕婦健康手冊必要的章節。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第三,為推動母乳哺育,政府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認證。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認證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不但忽視母親的需求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更營造出不哺餵母乳就不是好媽媽的氛圍,帶給母親巨大身心壓力。同時,在衛教訊息中,沒有哺餵母乳之外的選擇、說明與輔導,讓有哺餵困難或選擇不哺餵母乳的母親僅能自己摸索。近年來,國際間針對母乳哺育議題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友善母親照護,尊重哺育方式是女性自主的選擇,國家應給予母親及大眾充分且正確的資訊,以利選擇,並以「支持」母乳哺育,代替「促進」母乳哺育。政府應積極檢討當前的「母嬰親善」政策、督導執行情況的合理性,建立真正親善母、嬰的環境。   最後,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將近95%女性產後有「坐月子」,為避免女性對於不同坐月子概念的混淆與衝突,衛生單位應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以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但有將近85%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主管單位應積極地宣導兩者差異,提供民眾正確資訊。     綜上所述,為了完善生育環境,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生產事故救濟制度」,檢視其施行的結果及救濟金額的合理性。 * 政府應積極推動「生產計畫」政策,透過SDM方式,落實女性生產時的自主參與。 * 政府應增修孕產婦健康手冊內容,納入生產計畫及其相關生產資訊。 * 政府應檢討「母嬰親善」相關政策,提供多元新生兒哺育的衛教。 * 政府應倡導女性哺育自主之觀點,避免形塑「母乳哺育」為尊之唯一價值觀。 * 政府應積極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產後照護機構的差異,提供民眾正確的消費資訊。    
+ read more
邀請填答 生育議題調查問卷
邀請填答 生育議題調查問卷
各位朋友,台灣女人連線欲調查民眾對於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與產後照護機構等生育議題的經驗和意見,作為政策倡議之參考,誠摯邀請您填答。 不分性別年齡皆可填答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 http://ppt.cc/wjugE ️有到產後照護機構坐月子的朋友,歡迎填答產後照護機構經驗調查 http://ppt.cc/itnm8 問卷將以不記名方式處理,敬請安心填答。您的每一項答案,都將成為改善女性生育環境的重要依據,感謝您的參與和協助!      
+ read more
名人熱忱響應「為女著紅日」!
名人熱忱響應「為女著紅日」!
台灣女人連線 名人熱忱響應! 為女著紅 為妳心「動」   今天–3/10,是一年一度的「為女著紅日」(每年3月第2個禮拜五),來自政府、企業、醫療界及社福界的重要人士響應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Go Red for Women」行動,穿戴紅色衣飾,呼籲社會重視女性心/血管健康,鼓勵女性保持活躍、規律的運動,來促進心/血管健康,並瞭解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此活動獲得各界領域重要人士之支持,紛紛穿上紅色衣飾來響應活動。這些重要人士包括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高雄市市長陳菊、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董事長呂鴻基、執行長林俊立、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還有多位立法委員:李彥秀、李麗芬、林淑芬、林靜儀、吳玉琴、陳曼麗、劉建國等;議員:簡舒培、許淑華、李倩萍、楊家俍、江肇國等;以及演藝界的賴佩霞、陸弈靜及蔡函岑等響應活動 (重要人士照片請見副檔) 。 而在臉書活動專頁「為女著紅 為妳心『動』」上,民眾也熱烈參與,自2月底開始每天都有民眾轉發消息,邀請其親朋好友在「為女著紅日」當天穿上紅衣飾一起表達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關心與重視。   GO RED FOR WOMEN緣由 Go Red for Women是由世界心臟聯盟所推廣的行動,旨在提升國際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視,並鼓勵各國政府、醫療領域及社福團體在各國發起穿紅衣飾的行動,用行動讓社會對女性心/血管疾病有所警覺,並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提升社會對心/血管健康的性別認知,避免女性因社會缺乏此性別認知而陷入延誤就醫或被誤診的風險中。目前國際上已有50餘國的團體每年透過各種活動來推廣這樣的意識,共同建立對女性健康友善的社會。   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女著紅日」 在台灣,心/血管疾病主要被視為男性的疾病,女性較擔心罹患婦癌,但其實心/血管疾病更是女性主要的健康殺手,近5年來(99-104年)女性心/血管疾病(註)死亡率增加了16%,每年女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人數更是婦癌的3-4倍。此外,心/血管疾病不論是在風險、症狀、診斷與治療上都有男女差異,但是一般社會對此差異認知不足,常以看待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方式來看待女性心/血管疾病,易造成女性延誤就醫或被誤診,有害女性健康。因此,提升台灣社會對心/血管性別認知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健康觀念乃當務之急。 有鑑於此,台灣女人連線自2016年開始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行動,訂定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2016年以「要懂女人心–心/血管疾病,男女大不同」為主題,與政府、企業、醫界共同呼籲民眾了解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以避免女性健康受害(參考「2016年衛教單張」)。2017年「為女著紅日」的行動則以宣導「運動」為主題,鼓勵女性保持活躍,從少坐多動開始,進而養成運動習慣以降低其心/血管疾病風險;並提醒高風險女性,如更年期、非固定工時、接受癌症治療者等要特別注意運動(參考「2017年衛教單張」)。 未來,我們將持續與政府、企業、醫療專業團體及社福團體透過活動推廣「為女著紅日」,提升台灣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警覺,希望藉此讓台灣投入更多資源去研究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以及讓社會擁有心/血管疾病的性別認知,讓台灣成為愛護女人「心」的社會,加入國際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的行列。   註: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          
+ read more
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前會
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前會
  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 多年來,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針對「生育議題」有過多次討論,期待促進相關政策的完整規劃與落實。其中,「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終於在2015年底立法通過,而生產計畫及友善生產環境則遲遲未能落實。因此,2017年的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以「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為主題,針對三個議題持續關注女性生育相關政策。 首先,在台灣女人連線13年的堅持推動下,「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未來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這是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世界首例,為女性權益的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多數民眾仍不知曉此保障內容,有宣導之必要。 其次,是關於生產計畫的推動與落實。醫學的進步雖然降低了生產風險,但也讓女性在生產過程中失去發言權。生產計畫的核心精神是孕產婦、家屬與醫事人員溝通、合作,讓女性有自主性地參與,但它不等同於提供個人化的生產方式。產婦的自主性參與是指在充分了解生產過程、生產風險與相對應的醫療處置選擇後,以「安全」為最高指導原則,與醫療專業合作,作出選擇,減低過度醫療。除了可幫助產婦理解生產時身體將會發生的變化,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產婦及家屬亦能降低驚慌情緒、理解醫療處置,有助醫病關係的和諧。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最後,是母/嬰親善環境的重建。為了推動母乳哺育,政府參考世界衛生組織「成功哺餵母乳的十大步驟」訂定出認證基準,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計畫」,評鑑認證母嬰親善醫療院所。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平均每5個新生兒有4個是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誕生。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因為評鑑制度要求提升母乳哺育及母嬰同室率,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評鑑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忽視母親的需求、選擇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近年來,台灣女人連線接獲許多女性投訴政策不當,試問當母親面對巨大身心壓力時,如何能「親善」嬰兒?結果是母、嬰皆不親善。事實上,近年來針對母乳哺育政策,國外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政府應積極面對並檢討「母嬰親善」政策,尊重媽媽哺育的自主性,從無形的情感支持至有形的育兒措施,建立友善的母、嬰環境。 面對這些生育議題,不論是新興的或是需要修正的,應該有更多的宣導、檢視與討論,而民間的參與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關於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會前會行動一:生育議題問卷調查 為調查民眾對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與產後照護機構等生育議題的經驗和意見,台灣女人連線進行兩項問卷調查,邀請民眾填答,以作為政策倡議之參考。 不分性別年齡皆可填答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 http://ppt.cc/wjugE ️有到產後照護機構坐月子的朋友,歡迎填答產後照護機構經驗調查 http://ppt.cc/itnm8   會前會行動二:「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座談會 為促進「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宣導、推廣「生產計畫」概念、以及反省「母嬰親善」之政策內涵,台灣女人連線與各地婦女團體、醫事團體及民間團體等組織合作,於全台辦理11場座談會。        
+ read more
為女著紅,為妳心「動」- 愛護妳的心,從運動開始!
為女著紅,為妳心「動」- 愛護妳的心,從運動開始!
  點我進入臉書活動專頁:為女著紅,為妳心「動」   運動是促進心/血管健康最容易且有效的方法,有助於維持體重、改善膽固醇、避免高血壓、紓解壓力或焦慮、降低糖尿病風險等,因此為了保護女性心/血管健康,今年為女著紅日以「為女著紅  為妳心『動』」為主題,鼓勵女性保持活躍的生活,並提醒女性對心/血管疾病有所警覺,愛護妳的心!   * 關心女性心/血管健康好處多多! 首先,在3/10星期五【為女著紅日】: 1. 穿上任何紅色衣飾,紅衣、紅指甲、口紅等,再拍照。 2. 上傳個人臉書,同時使用標籤 #Taiwan為女著紅 表達對女性心/血管健康的重視,將此意識傳遞出去,還有機會抽獎: 1. 500元7-ELEVEN禮券(20名) 2. Curves可爾姿女性30分鐘環狀運動30天免費優惠券(10名)。 ❤我們將從使用標籤 #Taiwan為女著紅 的臉書朋友抽出幸運得獎者,因此請記得將貼文設為【公開】,不然主辦單位無法看到貼文,貼文者便無法參加抽獎活動。     * 想了解運動如何有助於女性心/血管健康,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 ↓點選下方圖片進入衛教單張↓                                 ↓點選下方圖片進入衛教單張↓ [ ]               ↓5分鐘看懂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      [ ]         ❤注意事項 * 「著紅行動」臉書抽獎活動至2017年3月10日24:00截止,得獎名單3月15日公布於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粉絲專頁 * 得獎者請於3月17日前私訊回覆得獎人資料,逾時不補 * 贈品將於3月底前以郵局掛號寄出 * 贈品寄送僅限台灣地區,若因資料不全、有誤,而導致贈品郵件退回、冒領、遺失者,恕不另行補發 * 主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保留活動修改之權利     本活動部分經費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菸品健康福利捐支應、台新國際商業銀行贊助            
+ read more
台女連出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無菸公車候車亭宣導記者會」
台女連出席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無菸公車候車亭宣導記者...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陳書芳,於今日(2/20)出席台北市政府「無菸公車候車亭宣導記者會」。台北市衛生局今年1月1日公告北市1150處公車候車亭全面禁菸,經三個月宣導期,3月1日起將正式展開稽查,違規吸菸者將依《菸害防制法》最高處1萬元罰鍰,另亂丟菸蒂則依法處1200元至5000元罰鍰。 陳書芳秘書肯定台北市衛生局對無菸城市的努力,但在現行規定上,無菸公車候車亭是以候車亭的垂直投影面積來規範,對於隨著空氣飄散的二手菸,如此的範圍界定並不周全,建議執行細節再多研議。 並且,在二手菸議題上,不僅女性受影響,男性因為同儕壓力或社會角色的期待,對於二手菸的拒絕同樣困難。因此,除了禁菸相關規定,亦需從教育著手,讓吸菸的民眾尊重他人不吸二手菸的權力。     以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 癮君子注意 北市1150無菸公車候車亭 3月1日開罰   北市衛生局今早宣布從3月1日起,民眾只要在市內932個公車站的1150座無菸公車候車亭下違規吸菸,市府可立即依法開罰,違規者將處新台幣2000元至1萬元罰鍰。   北市衛生局主任秘書李碧慧上午表示,菸害防制法過去並未將公車候車區域、騎樓、人行道等人潮聚集的戶外場所納入禁菸場所,為維護公車族健康權益,市府在2014年公告台北市13條公車專用道共155個無菸候車站月台全面禁止吸菸。 李碧慧說,今年元旦公告北市境內1150座公車候車亭全面禁菸,至2月底為宣導期,透過發布新聞稿、廣播、廣告,也結合志工舉牌宣導,並在候車亭周邊設置禁菸標誌,3月1日正式上路。 公運處副處長尚錦堂表示,考量公車族等車、遮陽、遮雨多會站在屋簷下,公車候車亭以屋簷下垂直投影面積區域就屬於禁菸範圍,也結合公車業者車內廣播、站名播報器或張貼文宣,適時向乘客宣導公車候車亭禁菸規定。 之前北巿雖試辦115個公車專用道候車亭禁菸,但衛生局並無實際開罰案例,衛生局健康管理處長林夢蕙表示,因禁菸標誌明確,在稽查時並未發現違規案例。 禁菸會否普及至一般公車站牌?尚錦堂表示,目前僅先規範候車亭,因為候車亭的禁菸範圍較沒有疑慮,至於一般站牌可能位處在人行道上或私人土地內,想先搜集民眾意見,並跟衛生局討論,下半年可能會推出試辦作法。 台灣女人連線副秘書長陳書芳指出,二手菸透過空氣傳播,所以即使在亭外周邊吸菸,二手菸也有可能飄進候車亭,認為市府可考慮擴大執行範圍,期望有更圓滿的規畫,保護孕婦及胎兒健康。   更多報導 北市公車亭全面禁菸 3月1日起將開罰 不准抽!北市1150座公車亭禁菸 3月起違者最高罰一萬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