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第一屆給力影展【「關」愛不是愛】
2011第一屆給力影展【「關」愛不是愛】
「婚姻暴力」、「家庭暴力」在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展暴力防治政策,性別平等法、家庭暴力防治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的立法,都顯示「家庭暴力及性侵害」不僅是少數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大眾都應該關心的公共議題。
法律雖管用,但對於防治暴力而言,最有效且能完全杜絕暴力的方法是從個人做起。倘若我們周遭的家庭成員、同事及朋友等人對於家庭暴力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體認,瞭解暴力之形成過程,從而改變自身窠臼思維與行為,並鼓勵他人一同改變,如此,發自於個人所做的一切將更勝於法律的力量。
因此,我們期望透過辦理影展,促發更多受害者或潛藏的受害者願意正視自身權益的動機。
影展期間:100年11月30日(三)至12月3日(六)
影展地點:台北絕色影城11樓1廳(臺北市漢中街52號)
影展播映電影及場次如下:
場次
播映影片
播映地點
11月30(三)16:00
珍愛人生
台北絕色影城 11樓
12月1日(四)16:00
單程票
12月2日(五)18:00
最遙遠的愛
12月3日(六)10:00
天水圍的夜與霧
*所有場次免費入場,影片開映前30分鐘發放號碼牌,每場上限180位。
*每場電影播畢後,將有專業影評人進行映後座談會。
活動洽詢電話:02-2382-0799
主辦單位:台北市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
合辦單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協辦單位:台灣女人連線、台北市社工師公會
更多活動訊息,請上台北市雍展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網站www.yongzhan.org.tw查詢。
+ read more

營造一個對女性友善舒適又安全的乘車環境
營造一個對女性友善舒適又安全的乘車環境
計程車業改革婦女篇
近年來,台灣大眾交通系統越漸發達,大大疏通了都會區擁塞的交通,但在夜間、非都會區或時間緊迫等狀況下,計程車仍提供了非常便利且方便取得的交通服務。然計程車雖然方便,但是在環境清潔和駕駛習慣上一直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對女性來說更有人身安全上的顧慮,因而女性搭乘計程車遠比男性多了一份危險與擔憂,而計程車業也因為少數的害群之馬,使得女性對於搭乘計程車始終充滿戒心無法安心,因此,我們要求政府不能再漠視廣大女性的乘車權益,應提供女性一個舒適安全的乘車環境。
然而,要徹底改變女性對計程車使用的恐懼與不安,營造一個對女性友善的乘車空間,建立女性安全安心的乘車環境,我們認為應該改善的部份包括:
一、營造舒適清潔的乘車空間
「保持車內清潔、空氣清香」,幾乎是所有女性最基本的期待,在隨機訪問的女性經驗裡,搭乘到車內空氣不佳有異味感的比例不低,一個最基本最容易處理的問題竟然是最多女性的期待,顯示計程車在清潔和氣味上給人的感覺普遍不佳。在整體環境的部份也包括車內佈置雜亂、廣告貼紙繁雜容易給人不舒服的感受,因此政府應加強對計程車環境清潔的宣導,建議每日或半日定時清潔車體內部並進行消毒,提供女性友善舒適的乘車空間。
二、提供規格統一的服務品質
對於消費者而言,計程車使用統一的收費標準收費,照理來說消費者應該獲得同樣品質的服務,然計程車駕駛良莠不齊的問題卻存在已久,除了空間環境品質不一外,駕駛員的行車習慣和態度也是一大問題,對於駕駛員車速過快、橫衝直撞以及在車陣中亂鑽的行為,女性大多無法接受也表示感覺極不舒服,希望駕駛人員能減速慢行遵守交通規則;而在駕駛員態度的部份則希望能親切有禮,要禮貌問候但對話須有分寸。針對這個部分建議政府單位應開設相關課程,要求駕駛員執業前接受培訓,尤其應加入性別教育的課程,若計程車駕駛遭民眾投訴,則應強制要求駕駛接受一定時數之教育訓練,以提高計程車駕駛素質,提供民眾規格統一的服務品質。
三、建立安心安全的乘車環境
良好的服務品質雖是女性的期待,但以女性角色的特殊性來說,最重視的當然還是人身安全的問題,尤其在夜間搭乘的部份,因夜間搭乘多為各自返家,時常面臨需要獨自搭乘的情況,在這種狀況下,原本計程車應該是護送女性安全返家的夜間保鏢,卻只因少數害群之馬使得所有計程車駕駛被視為性侵嫌疑犯,這對其他廣大的計程車駕駛非常不公平,因此,政府單位應落實對計程車業的管理與監督,同時加強申訴管道的宣導;此外,在車體上張貼透視度不佳的隔熱紙,或遮蓋住車窗的廣告車貼,以及鎖上控制行動的中控鎖,都會讓女性在搭乘計程車時感到恐懼與不安,這些政府都應訂定一套管理規範明確禁止,未來我們也期望政府應以設定與警局連線追蹤定位成為計程車執業的基本條件為努力目標,除了提供讓女性乘客安心的乘車環境,同時也能提供女性駕駛員安全的執業環境。
最後我們再次強調,女性有免於恐懼的權利,也應該獲得品質一致的服務,對於改善計程車業服務品質良莠不齊、提高對女性人身安全的保障,政府理當責無旁貸,還給女人一個友善舒適又安全的乘車環境。
+ read more

彈性工時是保障誰的彈性?-馬英九總統應向勞工請益
彈性工時是保障誰的彈性?
-馬英九總統應向勞工請益-
記者會
日前馬英九總統至新竹科學園區召開「向企業請益座談會」,邀集18名科技大老進行座談,會議上有企業大老提出「一年彈性工時制度」,以此擺脫每兩周總工時的限制,改採一年總工時計算,以便符合淡旺季工時的需求。馬總統對此表示贊同,並表示我國可以思考自己制度進行調整。但事實上,一旦放寬至一年期間的變形工時運用,無遺是讓勞工以工時的零碎化來符合雇主的彈性,勞工權益保障將蕩然無存。
政府態度縱容,無薪假、彈性工時成為企業節省人事成本的常態現象
從早先吳敦義院長特別讚揚「無薪假應是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發明」,再到馬英九總統認同「一年彈性工時」制度的態度,皆可看出政府對於企業一貫的縱容態度,更造成企業不斷濫用無薪假制度,再進而提出一年變形工時的制度。無薪假本應是企業恐面臨倒閉關廠危機時,在迫於無奈的情形下,與勞工協調經同意後所採取的最後措施,但目前卻演變成企業調節盈餘多寡的省錢機制,以勞工休無薪假,來創造企業更多的獲利。而一年期的變形工時制度,更是使勞基法對於勞工的工時保障蕩然無存。事實上,勞工努力工作而並非自願請假,何來有「欠」、「還」工時的概念。此外,雇主可利用變形工時來調節整體成本,但勞工擁有的只有勞動力,勞動力並非今天不用就會多出來而可被儲存下來,一旦無薪假、彈性工時成為企業的常態現象,恐將造成勞工淡季放假,旺季過勞卻又領不到加班費的情形。
減稅、補助獨厚科技大廠,無薪、失業卻勞方獨擔
過去科技業頂著先進產業的光環,從促進產業條例中掠取長達20年的租税優惠,又從農民及人民手中強取廉價土地及水電,這些掠奪自社會的資源,全由企業經營者及少數大股東所壟斷。但是科技業回饋給國家及人民的就只有虛胖的GDP,從就業率到稅賦,貢獻度遠不及於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以近十年來看,這些頂著「台灣之光」的科技業,營所稅的有效稅率只有5%至8%之間,比上班族還低,而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的稅率則高達14%至20%。進一步觀察就業率,科技業的就業人口不到總人口的7%,政府每投資一億元資本,在科技業只能創造6.4個就業機會,但在傳統產業卻能創造出16個工作人口,這群吸著台灣資源長大的科技業者,在台灣要求租稅優惠,卻是在中國創造就業機會。
彈性工時導致勞工更難兼顧家庭,加深少子女化問題
「一年彈性工時」制度將造成勞工更加貧窮化,對女性勞工的影響更大,政府一方面將家庭照顧責任全部加諸在女性身上,另一方面又要求勞工全力配合老闆的工時彈性,但家人的照顧需求並非是可以事先安排,來配合景氣的淡旺季,這樣只會逼迫女性在家庭與工作做選擇,加深了目前台灣少子女化的現象,使少子女化的問題變成無解方程式。
對於企業的需索無度,政府長期軟骨兼要五毛給一塊式的溺愛,養出了一批食髓知味的肥貓業者,景氣一有些微風吹草動,就拿勞工開刀、搶先要求政府提供救助,但自身卻仍維持著超高收入。我們要求僱用規範應回歸正常化,勞工需要穩定、安全的勞動環境,切勿以雇主的彈性為唯一考量,同時,也要求馬總統應於近期內,舉辦向勞工請益座談會,體會勞工的痛苦與卑微的請求,如此才能真正創造和諧的勞資關係。
出席代表:立法委員黃淑英、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台灣女人連線秘書長蔡宛芬
+ read more

民主基金會不民主 帶頭性別歧視
台灣女人連線 台灣勞工陣線
民主基金會不民主 帶頭性別歧視
去年年初民主基金會工作人員唐先生向民主基金會申請育嬰留職停薪,不料今年回到工作岡位卻片面被告知遭降職、減薪的處境,經向台北市勞工局申訴,經性別工作平等會評議違反性別工作平等法,遭處5萬元罰緩,台灣女人連線及台灣勞工陣線對民主基金會此種性別歧視的行為表示遺憾。
依據勞委會的統計,2010年全年初次請領育嬰留職停薪人數為37,929人,男性為6,803人,僅佔17.93%。在台灣少子化現象如此嚴重,國家透過各種友善托育措施,支持與鼓勵父母照顧責任的同時,長期致力於台灣人權、民主發展的民主基金會卻反其道而行,侵犯人民的工作權,是政府帶頭性別歧視的行為,令人遺憾!在馬總統宣布勞動政策的同時,更顯荒繆。
我們呼籲:身為民主基金會董事長的王金平院長,應檢討基金會性別工作平等機制,落實性別平等,以做為國人表率。
+ read more

問題不在女兵!問題在國軍!
前日自由時報的一則新聞報導引述,有「軍中高階將領」表示,女兵不宜再多。對此說法,身為推動性別議題的團體工作者,必須在此提出澄清。
無論是國軍或是警察,由於過去對於性別的刻板印象,造成該工作以男性為主,導致性別隔離職場的產生。婦女團體透過立法委員黃淑英質詢,從逐步取消招生名額的性別限制開始,希望可以打破這種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對此,國防部於民國96年擬定「國軍女性人力進用指導構想」,計畫將軍中女性人力比例逐步提升,民國100年將提升至8.2%。
去年監察院發表「國防部擬實施全募兵制對政府財政及國軍戰力之影響專案調查研究」,該報告訪談歷任國防部長、三軍總司令,最後針對國軍女性人力做出建議。由於女性官士兵之表現,已獲各軍種之好評,監察院認為,雖然100年國軍女性人力將提升至8.2%,對照世界各國募兵制國家女性人力,仍顯不足。不同於「軍中高階將領」認為女兵不宜再多,監察院反而認為,應逐步提高國軍中女性官士兵所佔比例,不應僅以8.2%為上限。
女性進入軍中之後,因為是性別少數,有可能會有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主管機關可能會藉由「保護女性」實質上「限制」女性的發展。今年3月即傳出國軍首位兵科女將軍傳遭逼退,而前日亦有現役女軍官接受訪談表示軍中女性升遷管道太狹窄,在監察院的調查報告中也提到,即使女性經充足訓練、表現優異,但當需要擔任主官職歷練時,卻仍會因為性別因素而被排除。
另外,軍中性別問題層出不窮,除顯現男性軍人不會與女性相處的現象外,亦表示軍中性別平等機制的缺乏、性別平等教育的不足。今年3月即有女將軍接受報紙訪問時表示,曾有軍中男性同僚跟她說:「我以為你很像男人,沒想到你的小嘴巴講起話來這麼可愛!」讓她覺得軍中男同事非常不尊重女性。從軍中涉入性騷擾、性侵害等性醜聞層出不窮,但軍方僅對犯嚴重錯誤的人輕輕懲處,仍讓其順利退役領取退休俸,去年11月19日監察院才通過對國防部海軍司令部的糾正案,因為他們明知其所屬軍官涉及性騷擾、強制猥褻案件,卻火速核准該涉案軍官退伍。
我們瞭解翻動國軍長久以來的陋習及父權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解決的方式絕對不是減少女兵數量,而是應繼續增加女性軍人的比例,加強性別課程及軍中性平機制,讓軍中男性學會如何與女性同僚工作。若國軍始終不願更改其缺乏性別意識的思考模式,只一味排拒女性進入軍中,除了對已身在軍中的男女都有影響之外,也將是我們性別運動推動的最大反挫。
+ read more

總統,別把錯誤推給女人
大法官提名人選頻頻爆爭議,日前在邵燕玲法官爭議事件後,總統緊急替補了一名男性候選人,現在陳碧玉法官又爆出綠卡爭議。兩名女性被提名人其實在提名之初,都曾告知可能引起爭議的經歷,然而,卻因為提名作業的草率,造成爭議人選出線。總統、司法院通通不知檢討,還把錯都推給女人!
為什麼司法院院長會說女性候選人能符合條件的並不多?根據歷年法官性別統計,二○○○年法官男女比為一:○.四四、二○○五年男女比為一:○.五七、二○○九年為一:○.六八。反觀我們最高法院的男女法官比二○○○年為一:○.一三、二○○五年為一:○.一一、二○○九年為一:○.二六,顯見雖然女性法官顯著增加,但升遷上面臨天花板效應,使得優秀的女性因年資不足而無法成為大法官候選人!
除了實務界之外,根據司法院組織法規定,曾任大學法律主要科目教授十年以上而有專門著作、曾任國際法庭法官或有公法學或比較法學之權威著作、研究法學,富有政治經驗,聲譽卓著等其他領域均可擔任大法官。學術界其實有越來越多的優秀女性,為什麼仍找不到適任的女性大法官人選?
事實是,總統於今年二月成立司法院大法官提名審薦小組,其成員無女性參與,審薦標準也缺乏受推薦人選在性別平等或其他人權理念的檢視,不符合性別主流化的要求。
再者,總統府於三月初刊登廣告徵求各界推薦或自薦,在三月底即推出人選,其過程過於倉促且草率。今年三月婦女團體曾發表聲明,期待大法官提名應重視性別平等價值,然而如此的訴求似乎並未被接納。不僅如此,此次爭議事件一發生,馬總統即匆匆以男性替補。馬總統每逢婦女節便對外宣示推動性別主流化,然而,從此次的事件看來不過就是口惠不實的空話。
憲法賦予總統提名大法官的權利,總統所選擇的提名小組成員做出錯誤判斷,總統應負全部責任。我們要求,總統應重新提出大法官提名人選、檢討提名機制,提名小組與大法官人選都必須注意性別平衡。請總統給我們一個符合性別平等價值的大法官候選名單!
◎ 陳竹儀(作者為台灣女人連線會員)
資料來源:本篇刊於自由時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apr/11/today-o1.htm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