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宣傳】「他們沒有告訴你的膽固醇!」座談會
【座談會說明】
他們說,膽固醇太高會引起心血管疾病;他們又說,膽固醇有「好」,也有「壞」!!
他們說,避免攝取高膽固醇的食物;他們又說,盡情享受蛋黃和大蝦吧!!
他們說,史達汀會降低膽固醇,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他們又說,史達汀會降低膽固醇,但可能引起老人痴呆!!
人體非常地複雜,醫學研究想要瞭解人的健康及疾病,就像瞎子摸象—即使有眾多研究,也只能看到一部份。昨是今非,因為科學實證只是表相的驗證,不是全貌,也不是真相。
圍繞在你我周遭的膽固醇迷思,就讓膽固醇專家來為我們澄清吧!
【時間】8月13日晚上6點
【地點】台新金控大樓地下一樓B100會議室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118號B1
【主講】臺大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張博淵
【主辦】台灣女人連線
【合作】台新國際商業銀行
【費用】免費
【報名】點我報名!
+ read more
【記者會】婦女健康不容妥協 乳房植入物下架 多國...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婦女健康不容妥協
乳房植入物下架 多國禁用的陰道人工網膜呢?
記者會新聞稿
2019.07.30
美國FDA在本月24日因引發罕見淋巴癌BIA-ALCL的疑慮,要求乳房植入物製造廠Allergan將特定的絨毛面植入物下架,Allergan因此主動全球回收。食藥署隨即公告要求台灣Allergan回收產品,但對於已植入該產品的女性,卻沒有對應的作法。此外,對女性身體造成長期傷害,已遭多國禁用的「陰道人工網膜」,衛福部也仍無積極的立場。對此漠然的態度,我們婦女團體提出嚴正的抗議。
問題產品下架就可以?對已植入的女性如何負責?
食藥署要求Allergan回收問題產品,並建議已植入者,如果未出現症狀,不需先行移除。通常產品回收是廠商將市面上的產品回收,同時,為了安全考量,也將已售出的回收,例如汽車。但對於已植入體內的患者,政府的建議無異是告訴她們,等出事了再來處理,令人難以接受。我們認為,對於焦慮的女性,如想預防性地移除,應由政府出面與廠商協調後續的追蹤或處理責任。
未經人體試驗的陰道網膜 讓女性繼續使用?
在乳房植入物吵得沸沸揚揚前,「陰道人工網膜」是另一個國際上爭議不休的醫療植入物。「陰道人工網膜」是用來處理女性尿失禁及子宮脫垂的植入物,係植入在陰道壁,加強支撐的力量。它於1996年在美國上市時,被歸類在不需作人體試驗的第二類醫療器材。但許多患者在植入後發生出血、穿出陰道壁等嚴重情況,導致長期疼痛、性交疼痛、臟器穿孔,甚至死亡。2010年起國際間已有眾多受害女性對製造商及其政府提起訴訟。
美國遂於2016年初將網膜改分類至第三類,責成廠商必須在33個月內完成上市前核准,亦即提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人體試驗成果。澳洲及紐西蘭於2017年底禁用陰道網膜,英國於2018年暫停使用,美國於今年四月宣佈禁用,加拿大亦於日前宣佈禁用在治療子宮脫垂的常規手術。
相較他國積極作為,台灣卻一片靜寂。衛福部在2016年10月召開專家會議,直至2017年7月宣佈將陰道人工網膜由第二類醫療器材改分類為第三類(見註),卻僅要求廠商在3年內,每半年繳交安全性報告,而不是人體試驗的成果!而在歐美國家先後宣佈禁用後的2019年6月,政府僅發出一紙公文要醫師注意使用。
國內有沒有網膜傷害事件?根據健保署的統計,陰道人工網膜外露修復案件數不斷上升,2013年有59例,2017年增加至303例。歐美國家告訴我們陰道人工網膜是嚴重的問題,但我們的政府呢?讓女人繼續當藥廠的白老鼠嗎?
台灣不是沒有案例
而是不知情─我們需要「使用登錄制度」
醫療植入物長期在人體內的健康風險,在上市前短期的臨床試驗無法一一得知,因而上市後的監測與追蹤更是必要。目前,國際面對屢出意外的植入物,除了禁用,皆積極研議建置「使用登錄制度」;義、德、英等國更朝強制登錄規劃。目前衛福部的「醫療器材管理法」草案正於立法院審議協商,但法中仍然缺乏對醫療器材長期監控及追蹤的有效機制。台灣病人對於醫療器材的風險意識很低,「使用登錄制度」入法更顯重要。
對於目前醫療植入物的管理,我們再次呼籲:
*
一、對已使用ALLERGAN問題產品的女性,政府應出面協助,協調廠商後續追蹤與處理責任
*
二、研議「陰道人工網膜」下架或更嚴謹的規範,減少女性健康傷害
*
三、政府應建置高風險醫療植入物「使用登錄制度」,追蹤個案健康情形與監測醫
療器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 四、以「健康風險列舉檢核」(CHECK
LIST)的方式,確切落實告知後之「知情同意」
註:醫療器材依其風險分為三類:第一類低風險,無須人體試驗;第二類中度風險,無需人體試驗,除非被要求;第三類高風險,需於上市前進行人體試驗。
+ read more
常務理事黃淑英出席「2019整形美容醫學法學研討會」
常務理事黃淑英針對「高風險醫療植入物」向與會者分享國際與台灣的管理方式。
會議議程請見連結
+ read more
【投書】懷孕醫師免值班不是善待 只是基本的正義
為因應住院醫師納入勞基法,衛福部提出相關指引草案。日前有男性醫師投書表示,懷孕和哺乳的住院醫師不必夜間工作將不利學習,可能導致女醫師日後醫療糾紛纏身,在職務升遷上受害。甚至傳出醫院代表說「因為女性住院醫師變多,所以要提高住院醫師正常工時上限」。就是此等似是而非的歧視觀點,讓懷孕醫師不敢拒絕夜間工作,才需要政府立法保護。
我國勞基法、性平法等法令有「母性保護」內容,保障女性健康及就業,例如雇主不得使懷孕及哺乳女性夜間工作、產假、育嬰假等。母性保護並非善待、更非特權,女性生產不僅為其個人生子,更是國家未來的人力,因此國家有責任照顧母親與胎兒的健康和安全。
納入勞基法的醫師理應適用相關規範,甚至考量其高壓的工作環境,應可進一步優於基本規定。事實上,現行的醫院評鑑裡已要求比照勞基法,讓懷孕女醫師夜間休息,適用對象不只住院醫師而是所有醫師,這並非新的規定。衛福部的資料更顯示,這條評鑑內容自實行以來達成率是100%。但見近期醫院代表與大老如此驚奇的反應,評鑑可能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集體作戲。
而在就業部分,女醫師從學習階段就面臨多重阻礙。日本在去年傳出因為女醫師結婚、生產等因素離職或留職停薪造成醫院人力不足,醫學院直接減少女性學生數量,長年對女考生扣分,引發社會撻伐。停止不正當扣分後,今年有四所大學醫學部的女性合格率都大於男性,而且分數都提高。可見若能有公平的機會,女性便能發揮所長。然而即便如此,女醫師職業發展還是受到結婚、生產、照顧小孩等因素的限縮,讓她們在選擇科別時空間較小,例如女醫師較少走外科或產科,工作也因顧慮較多而無法發揮致使升遷困難。
數年前,美國降低醫師的工時後選擇外科的女醫師變多了,這便是從制度上解決阻礙女性發揮潛力的障礙最好的例子。台灣還有許多努力空間,提供懷孕女性友善職場環境僅是基本的價值。期待衛福部及勞動部落實母性保護及保障女性就業,提供女醫師較為合理的工作環境,並在過程中對違反性平概念的言論有所反應,以正視聽。
本篇刊登於自由廣場(2019.07.12)
+ read more
2019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第三次編輯會議
常務理事黃淑英出席「2019生產事故救濟報告」第三次編輯會議
時間:108年7月28日
地點:衛生福利部203會議室
會議議程請見連結
+ read more
常務理事黃淑英出席「衛生福利部108年性別平等專案小...
常務理師黃淑英出席「衛生福利部108年性別平等專案小組第2次會議」。
會議議程請見連結。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