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女人要不要凍卵?政府要不要補助?
新聞稿
2023.06.01
近來,媒體的報導、藝人/網紅的分享,加上業者的女性主義語言包裝,以及民意代表的質詢,凍卵、AMH檢測及政府補助成為社會熱門的話題。
凍卵是女性個人的選擇。但是除了凍卵是「養兒育女的『超前佈署』」、「讓女性從生理時鐘的枷鎖解放」、「讓女人享有生育自由」的抽象語言外,凍卵到生產之間的相關資訊並沒有被說清楚。
女人要不要凍卵?他們沒有告訴女人的事!
- 凍卵的使用率及活產率低
有關解凍後卵子的使用率、活產成功率的數據有限。根據美國多個研究的數據,凍卵後使用率約為6-20%、凍卵活產成功率為11-21%;英國的資料為18%。台灣目前唯一的數據是台大醫院婦產科2022年研究:18年間645名女性凍卵,使用率不到10%、活產者僅有2.6%。
費用不是只有凍卵及「保存」,還有人工生殖費用。如需要多次取卵或施行多次人工生殖,則費用會大大地增加。
- 凍卵目前沒有法律規範及保障
凍卵生子必須使用人工生殖技術。然而目前此法僅適用於「不孕夫妻」。
而社會性凍卵的保存、使用及棄用並沒有法律規範。對於凍卵機構、設備及警示系統也沒有任何法律規範,更沒有政府的監管機制。
由此看來,凍卵並沒有讓女人擁有任何時候想有小孩就有小孩的自由,還可能造成女人的遺憾及懊悔。
女人要不要20歲起每年做一次AMH檢測?
日前有團體結合醫療提供者及民代推動AMH檢測作為評估生育力和冷凍卵子的依據。
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它能顯示卵巢卵泡的庫存量,但無法評估卵的品質,更不能預測女性的生育力。
AMH是生育專家在確定生育治療的劑量或為IVF採集卵子時使用的工具。
2017年美國的一項重要研究發現,卵巢儲備減少和AMH水平低與不孕/不育無關。也就是說,AMH低並不表示不容易懷孕,高也不表示生育力強。
日前有生殖專家指出,女人在20至30歲時,「喪失」了60%的卵子,呼籲女人20歲開始一年一次AMH檢測,如果太低,可考慮凍卵。然而,卵泡的減少由出生的百萬到青春期的約30萬到30歲的約8萬,都是自然的過程。減少是一種保護的機制,被形容成「喪失」,不但錯誤地造成女性的焦慮及恐慌,更是將女性的身體醫療化,誘使女性接受不必要的生育治療。
美國婦產科學會(ACOG)2019年建議不要對未診斷為不孕症的女性進行AMH檢測,並表示不應將其用於向女性提供「當前或未來的生育能力」的諮詢。
英國生殖醫學會(BFS)也警示,反對將AMH檢測行銷為預測受孕的方法。醫學會更指出,AMH檢測的研發旨在提供人工生殖資訊,而不是用在自然的生育上。
政府要不要補助?應先思考下列的問題
- 補助晚育挽救少子女化?
如果政府補助目的是為緩解少子女化,由活產率及使用率來看,補助效益可能很小。
- 補助可能造成資源逆分配
補助凍卵政策僅補助費用的一小部分,這種「好處」會分配到較有經濟能力的人,不太可能惠及就業不穩定或低工資、低收入的女性。
- 補助凍卵變相鼓勵「晚育」
這和目前政府及醫療體系呼籲「早婚、早生」的政策相違。
- 缺乏凍卵及生殖機構的規範
目前對凍卵沒有法令可管,凍卵者的權益缺乏保障。人工生殖應涵蓋單身女子及同婚女性。凡此種種是政府提出補助政策之前應先做好的功課。
- 政府善盡告知義務
補助是提供經濟誘因鼓勵人民去做一件事。因此,提供資訊讓民眾瞭解相關利弊及影響以做「知情」選擇,政府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