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女人連線聲明】
拒絕不當命題 女性不是代孕工具
2025.09.10
北區模擬考作文題目「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引發爭議。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注女性健康與人權,我們必須嚴正指出:此題目不僅命題不適切,更暴露出教育體系在面對重大社會爭議時的輕率,以及對性別議題嚴重缺乏敏感度,涉及嚴重的教育失職,傷害了學生、女性與社會。
代理孕母並非單純的「幫助他人實現夢想」,而是涉及女性身體工具化、商品化,剝削弱勢族群,以及母嬰健康風險等高度爭議的社會倫理議題。然而,此次考題完全迴避這些爭議面向,反而僅以「勇氣」、「無私」、「驕傲」等情感語言包裝,要求學生代入情境書寫,形同預設立場,引導學生在缺乏充分理解的情況下接受特定價值。這種命題方式,嚴重違反教育應有的中立。
我們無法理解這究竟要達到的什麼樣的教育目的,如果學生回答「不知道代理孕母,無法作答」,或是「我媽媽反對代理孕母,不會成為代理孕母」,如何打分數?
忽略家庭現實的多元樣貌 強迫學生帶入情境
題目預設「媽媽」存在,並強迫學生想像其「成為代理孕母」。然而,台灣社會家庭樣貌多元,包含單親、收養,甚至因生產事故而喪母的孩子等。如此情境不僅忽略社會現實,將家庭樣貌單一化,更可能引發傷痛。教育應尊重並理解多元處境,此題目卻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忽略。
性別冒犯與壓迫 物化女性身體
將「媽媽」設定為代理孕母,不僅限縮了題目視角,更將女性普遍化為「潛在代孕者」。這等同告訴所有學生:女性的身體可以隨時、隨意被想像為生產、代孕的工具。對於尚在成長階段的青少年而言,又是一次潛移默化的性別歧視教育,影響極其深遠。此種物化與壓迫,嚴重違反性別平等教育精神,也使女性再度承受社會制度與文化對身體的控制。
令人遺憾的是,10月聯合國大會即將發表《婦女與女孩暴力侵害特別報告》,明確指出代孕導致女性遭受「嚴重的人權侵害」,呼籲各國全面禁止此等「具剝削性、不道德且殘酷」的制度。就在國際警告代孕危害之際,台灣卻在考試中出現如此輕率的命題,無疑是一大諷刺。
教育是培養學生思辨與批判能力的場域,此事件情節重大,相關單位必須說明清楚。為此,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一、相關單位說明命題過程並檢討,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二、考題設計應避免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涉及重大倫理爭議,宜以學生生活經驗或切身議題為出發點,讓學生能充分展現思考與表達能力。
三、落實性別平等教育原則,確保教材與試題尊重女性,避免再度物化與壓迫。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