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行動/活動

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讓陰道自己說
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讓陰道自己說
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讓陰道自己說— 行動宣言 2022.05.27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網絡長期關心女性健康,推動婦女健康相關法案與政策。覺察並掙脫社會文化對女性身體的掌控,讓女人擁有對自己身體的詮釋權一直是重點議題。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以「讓陰道自己說」為題,聚焦在「處女膜與惡露正名」與「女性私密處醫美手術檢視」兩大行動,旨在矯正長久以來父權文化對女性身體的歧視及污名,並破除對女體的迷思。   一、「處女膜」及「惡露」名不符實、傷害女性   「處女膜」沒有生理的功能,亦無法用以驗證女性是否有性經驗,卻在錯誤的命名下積非成是,成為父權社會箝制女性自由與性自主的工具。   「處女膜」迷思限制女人選擇:因為擔心傷害處女膜,避免使用衛生棉條、月亮杯等用品;「處女膜」迷思危害女人健康:因為擔心傷害處女膜,女性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檢查,可能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而醫事人員也有診療時傷及處女膜可能被提告的壓力。因為對處女膜「破裂」的焦慮與對初夜落紅的錯誤追求,出現「處女膜修復術」此等昂貴又無法確定有效性與安全性的療程。此外,由「處女膜」破裂延伸的「破瓜」、「破身」等貶抑女性的言語,及「破了就不新鮮」、「行為不檢點」等性羞辱字眼,更是不斷傷害女性。   「惡露」係指女性產後正常復舊過程的陰道排出物,曾經孕育胎兒成長的物質,在產後卻被鄙棄為「惡」物。這不但是一種污名,更是對女性身體的歧視,應該修改這個命名,正面看待女性身體。   二、女性私密處醫美手術製造迷思、物化女性身體   醫美的觸角由女人臉部、胸部、腹部延伸到私密處,發展出乳暈漂白、會陰整型、陰道緊實等,訴求女性身體「標準」、「正常」及「美觀」的療程。憑藉女性對身體的缺乏認識及對親密關係的不安來行銷。但這些療程的安全及有效性,一直備受爭議,更無法證明能改善對性愛和自我形象的滿意度,國際間多有專業醫學會對相關手術提出警告。   每個女人私密處的顏色、形狀都不盡相同,更因荷爾蒙變化、生產及更年期等生理過程有所改變,沒有一致的標準、更沒有所謂的美與不美。為了降低對女性身體的錯誤理解與傷害,除了消除坊間對女性私密處醫美手術的迷思,禁止無效及不實的醫美廣告,更應讓女人及社會對女性身體有正確的認識,不要讓女人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主動或被動地成為「提款機」。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完善女性健康環境,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 一、建請衛生福利部主導研議適當名稱取代「處女膜」及「惡露」。 * 二、教育部將字典及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生福利部的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 三、請衛生福利部積極檢視女性私密處醫美療程廣告宣傳,確保當中沒有不實及誤導訊息。 * 四、請衛生福利部訂定私密處醫美療程手術說明書,詳列療程風險、潛在併發症等內容。       更多相關訊息: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前行動    
+ read more
【會議】台女連出席111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第一次專家共識會議
【會議】台女連出席111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第一...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攸關女性健康的醫療植入物議題,更於2019年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未積極管理多國禁用的陰道人工網膜問題。   經過多年的倡議和爭取,政府與醫界正視這個與女性切身相關的議題,於2021年開始進行「國內陰道人工網膜植入物登錄建置研究」,預計研議登錄系統與制度,以追蹤患者健康。   今日,衛生福利部食藥署召開111年度【經陰道手術修補網】第一次專家共識會議,研議經陰道手術修補網(TVM)病患登錄規劃草案。台灣女人連線代表婦女團體出席專家會議表達意見,同時對衛生福利部積極面對女性健康議題表示肯定。   未來台灣女人連線將持續關注後續發展,並積極參與相關會議表達意見。
+ read more
【敬邀團體連署】「處女膜」正名一起來
【敬邀團體連署】「處女膜」正名一起來
【敬邀團體連署】「處女膜」正名一起來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網絡長期關心女性健康議題,女性身體自主更是其中一大重點。我們認為,「處女膜」三個字不僅名不符實,更對女人的人格、健康、生命造成諸多傷害。我們欲要求政府將之正名,更要在教育上破除迷思導正視聽,消彌對女性的污名和歧視,邀請您參與連署加入我們的行列!   一般所稱的「處女膜」是一種膜狀褶皺,位於女性陰道口內約1-2公分處,部分或完全閉塞陰道。根據目前的科學發現,處女膜是陰道發育完成後的殘留,並無任何功能,類似男性的乳頭。   「處女膜」三個字名不符實 一般情況下,處女膜原本就有裂縫/孔洞,並不是一層完整的封膜,有許多可能造成其撕裂,包括撞擊、插入、口交、使用衛生棉條,甚至運動也會。即便是插入式性行為,處女膜也不一定會完全破裂。因此,撕裂與否無法證明性經驗的有無,「處女膜」這三個字完全名不符其實。   處女迷思侵害女性健康與尊嚴 「處女膜」沒有生理功能,卻在傳統社會下成為「處女」的證據,於是出現「初夜不落紅不是處女」的錯誤理解,女人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壓抑女人性自主。   許多女人因為害怕處女膜「破掉」,不敢去婦科內診,不敢進行經陰道相關的檢查。而醫師也擔心診療時傷及處女膜可能被告,採取較保守的醫療處置,這些都將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女性健康。   並且,這樣的迷思只針對女性,整個社會用「處女」這種模糊不清又父權的方式評斷女人是否「貞潔」,讓女人對性慾及性行為帶有罪惡與愧疚感。甚至衍生出「處女檢測」及「處女膜修復術」等,只為滿足對「處女」的想像與價值追求,嚴重侵害女性健康及人格。   「陰道冠」、「陰道瓣」非正式用詞 台灣民間有過討論,要將「處女膜」改為不帶價值意涵的名稱。然而,這些都不是正式用詞,醫學教育辭典或法院判決書等公文書中還是將hymen稱為「處女膜」,就連字典裡也有。   身體器官組織的命名不應帶有價值或道德眼光,應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等考量而定。為了讓這個名不符實又傷害女性的用詞徹底消失,我們認為應該要由政府單位主導「處女膜」正名,研議適當名稱取代。     我們的主張 * 衛生福利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 * 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生福利部的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誠摯邀請團體填寫表單加入連署,為女性身體自主與健康發聲:HTTPS://REURL.CC/8OGRWO,本次連署將於2022年5月18日截止   我們將於2022年5月27日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中將相關意見正式呈交給衛福部與教育部,表達民間意見與訴求,作為政策參考,並督促相關單位積極處理「處女膜」正名,除在相關文書中不再使用,更應澄清迷思導正視聽。    
+ read more
【活動紀實】528會前會-新北市婦女服務中心【讓陰道自己說】座談
【活動紀實】528會前會-新北市婦女服務中心【讓陰道自...
2022年4月13日台灣女人連線與新北市婦女服務中心合作辦理528會前會-【讓陰道自己說】座談,圓滿成功。
+ read more
【徵名行動】為處女膜重新命名
【徵名行動】為處女膜重新命名
處女膜沒有生理或結構上的功能,卻因為錯誤的名稱造成許多誤會與迷思,甚至傷害女性健康和尊嚴。   過去也曾有過討論,要將處女膜改為不帶價值意涵的名稱。然而,目前都不是正式用詞,醫學教育辭典或公文書中還是將hymen稱為「處女膜」,就連字典裡也有。   為了讓這個名不符實又傷害女性的用詞徹底消失,應該要由政府單位主導正名,研議適當名稱取代。   蒐集意見後,我們將於2022年5月27日第二十五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正式呈交給衛福部與教育部,表達民間意見與訴求,督促政府相關單位積極處理處女膜正名,除了相關文書中不再使用,更應澄清迷思導正視聽。   邀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動,點選連結表達意見,一同為「處女膜」重新命名👉👉https://reurl.cc/l9GlLQ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請至以下連結🔸 【正名記者會新聞稿】https://reurl.cc/EpEbrk 【處女膜不是膜  婦團推正名破除迷思】https://reurl.cc/027oXb 【一戳就破?判斷貞潔?處女膜傳說快滾開! 】https://reurl.cc/027o6b 【關於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https://reurl.cc/X472QR    
+ read more
【記者會】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記者會】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打破處女膜假象 正名一起來 新聞稿 2022.03.30 人類身體的組織、器官或系統命名應是依其「功能」、「組成」或「位置」而定,但在女人身上卻不一定如此。父權社會裡女性身體會因為男尊女卑的文化而有被貶抑的名稱或意涵,如:處女膜及惡露。雖然醫學精進,我們對於女、男身體的結構、生理有更清楚的認識,但是,這些沿用許久的名稱並沒有因此改善,仍存在我們周遭,甚至在教科書和字典中。   這些用詞不僅名不符實,更對女人的人格、健康、生命造成諸多傷害。我們要求政府將之正名,消彌對女性的污名和歧視。   挾帶父權控制、無生理意義的名稱:處女膜 處女膜是一種膜狀皺褶,部分或全部閉塞陰道,位於陰道口內約1-2公分處。根據目前已知的科學發現,處女膜是陰道發育完成後的殘留,沒有生理或結構上的功能,類似於男性的乳頭。這樣沒有功能的組織卻在父權社會「處女情結」的宰制下變成「處女」或「童貞」的證據,出現了「處女膜破裂表示有性經驗,不再是處女」的迷思。   * 處女膜並不是處女或童貞的標誌 正常情況下,處女膜原本就有裂縫或孔洞,並不是一層膜,有許多情形可能造成它破裂,如:陰莖或衛生棉條插入、運動或摔跤等。即使有性行為,處女膜也可能不會破裂,如:陰道開口大、陰莖小等情形。所以,處女膜的破裂與否並不能證明或反駁女性是否有無性行為。   處女膜和處女的關連是異性戀性交的產物。自慰過或與同性有性行為的女性,處女膜沒有破裂,是不是可視為處女?所以,以性行為的多樣態來檢視,由處女膜破裂與否來定義「處女」是沒有意義的。   此外,人類並不是唯一有處女膜的動物,猩猩、大象、鯨魚等動物也都有,但它們卻沒有所謂的「處女」概念。   可見,處女膜不是處女或童貞的標誌,它的存在並不是為了用來「驗證處女或童貞」。   * 處女膜迷思造成的傷害 「處女膜」這個沒有功能的組織被附加了傳統價值,產生迷思,嚴重傷害女性的人格與健康。   女人擔心初夜沒落紅會被視為不純潔,這樣的壓力限制了女人的性自主及自由;女人擔心傷害處女膜,避免由陰道進入的相關檢查,導致疾病防治困難或延誤診斷,危害健康。而醫師也擔心診療時傷及處女膜可能被提告,內診間中張貼著醒目的告示:「無性經驗者,檢查時,請再一次提醒醫生」。   看到「非處女」的焦慮,宣稱可以修復破損處女膜的「處女膜修復術」從中而生。此手術不但收費昂貴、無法保證行性為時會落紅,還可能發生後遺症。父權社會與醫美行銷的完美交織,讓女人賠了金錢又折身。   此外,在我們生活中由「處女膜」破裂而引伸的「破瓜」、「破身」等貶抑女性的言語,更是不斷傷害女性人格。   * 處女的概念模糊不清 其實,處女「膜」本身並不會傷害婦女,社會對「處女」的要求才是元兇。但是,什麼是處女呢?是沒有性行為?還是處女膜沒破?為什麼社會要要求女人是處女?處女衍生的社會利益是什麼?第一次性行為的社會意義又是什麼?是不是處女又如何?如果我們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那麼「處女」就是個模糊不清的概念,只為滿足父權的想像。此外,字典裡有「處女」一詞,卻沒有「處男」,道盡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歧視與壓抑。用它來命名陰道口的薄膜是不當的。   醜化貶低女性身體價值:惡露 「惡露」是指女人產後由陰道排出的分泌物,包括:剝落的子宮內膜蛻膜層、胎膜、胎盤組織、血等。這些曾經呵護胎兒成長的物質,在產後被視為污物,命名為「惡露」,是對女性身體的污名及歧視。   我們的訴求 身體部位的命名不應該連結「道德」或「價值」。「處女膜」及「惡露」既名不符實,又有歧視的意涵,傷害婦女,應該要正名。   台灣於2012年開始實施「消除對女性一切形式歧視施行法」,我們應該更進一步檢視這些潛藏於文化中持續傷害女性的概念,除了打破迷思更要在教育上導正視聽,努力達到實質的性別平等。   綜上所述,我們提出下列要求: 一、請衛生福利部研議適當的名稱取代「處女膜」及「惡露」。 二、請教育部將字典及醫學教科書中的用詞隨著衛生福利部的正名而順修,並在教學中澄清相關迷思,導正視聽。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