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政府衛生局「HPV疫苗與子宮頸癌防治論壇」
目前台灣不同縣市在預防子宮頸癌的政策上採取不同做法,有些補助HPV疫苗施打有的沒有。106年9月9日,台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HPV疫苗與子宮頸癌防治論壇」,邀集專家們一同討論有關HPV疫苗的健康政策。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也受邀參加討論。
會議議程
時間
議程
內容
相關人員
08:30-08:50
報到
協助簽到
國民健康科同仁
08:50-09:00
開場及介紹與會來賓
開場及介紹與會來賓
司儀
09:00-09:10
長官致詞
長官致詞
陳怡局長
09:10-09:40
專題演講一:
認識HPV疫苗及子宮頸癌
1.HPV疫苗如何預防子宮頸癌
2. HPV疫苗在預防子宮頸癌上的利與弊
引領者:陳怡局長
成大醫院研究副院長
沈孟儒 醫師
09:40-10:10
專題演講二:
HPV疫苗的國際經驗
日本在HPV疫苗施打產生之效益及經驗分享
引領人:陳秀熙教授
日本國家癌症中心癌症篩檢評估部部長
Chisato Hamashima
10:10-11:40
專家學者綜合座談及現場意見交流
1.專家學者針對專題演講內容發表意見
2.台下引導人員回收民眾之提問單
3.專家學者針對提問單進行討論
4. 開放現場討論
與談人:
1.Chisato Hamashima部長
2.陳秀熙教授
3.沈孟儒醫師
4.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郭宗正理事長
5.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常務理事
6.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局長
7.國民健康署人員
11:40-11:50
頒發感謝狀
頒發感謝狀
11:50-12:30
與會專家學者政策交流
與會專家學者政策交流
12:30-
賦歸
國民健康科同仁
+ read more
終止心/血管健康的性別盲!
本文刊登於2017年第38期「心報」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女性健康的主要殺手,據衛福部統計,女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婦癌(乳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的3-4倍。但是,心/血管疾病長期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並以對待男性的方式對待女性;而政府重視女性心/血管疾病的程度也遠不及婦癌。近二十幾年來,國際上已有諸多的研究證實因為男女生理/構造、生命經驗的不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臨床表現都有性別的差異,忽略這些差異容易使女性陷入健康風險,世界心臟學年會更在2014年喊出「終止心/血管疾病的性別盲」!
看見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已是國際上多年的趨勢,回首台灣,民眾、政府及醫療領域相對地缺乏心/血管疾病的性別意識。台灣女人連線自2005年開始這個議題的倡議,近年來醫療體系有一些的關注與討論,然而在營造友善女性心/血管健康的環境上我們還有許多工作尚待完成。去年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在林俊立執行長的領導下積極地推動心/血管健康的性別意識,今年和台灣女人連線合作3月的「為女著紅」─主題「為女著紅
為妳心『動』」,鼓勵女性保持活躍生活來促進心/血管健康;更在今年7月及10月的季刊以女性心/血管健康為主題,提昇性別差異的意識。我們肯定並感謝基金會的主動與努力!
除了提升民眾的意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落實有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的臨床醫療。除了培育醫學生具備健康的性別意識外,而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有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訂定心/血管疾病的性別差異的指引。同時,政府也應編列預算鼓勵醫學領域進行本土心/血管疾病性別差異之研究,以期制定出完善的女性健康照護政策。
提升社會對心/血管疾病的性別意識需要各方力量一起推動,在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的引領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力量投入,例如政府的支持、企業的公益推廣、更多醫療領域的努力及民間團體的積極配合等,讓台灣逐步成為對女性心/血管健康友善的國家。
作者: 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 黃淑英
+ read more
第17屆婦女健康網絡會議暨婦女團體聯合研習營
「婦女健康行動網絡」自2004年11月成立,迄今已有65個婦女團體與病友團體參與,於每年九、十月間定期舉辦網絡會議。會議中針對婦女健康相關議題進行現狀報導與討論,並於會中討論、決定次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集結各界力量向政府與社會大眾發聲。
今年(2017)研習營預計安排4場與女性健康與權益相關的專題演講,包括「2017熱門健康議題」、「運動與性別」、「女性尿失禁」及「通姦除罪化」,歡迎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報名參加,詳細活動內容請見下方資訊。
-------------------------
活動內容及議程
* 時間:2017年9月15日(五)13:30至16日(六)15:00
*
地點:劍潭海外青年活動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4段16號)
*
對象:婦女健康網絡成員、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或一般民眾,約50人
* 費用:
*
婦女健康網絡成員及關心性別健康的團體代表:補助雙北市以外之團體2人住宿費及1人交通費,以曾合辦528相關活動之網絡成員優先。
交通費說明:
指搭乘飛機、高鐵、船舶、火車、捷運及計程車之費用,請務必提供票根或購票證明。
〈註1〉搭乘飛機者須檢附登機證存根;
〈註2〉搭乘計程車者限市區短程,應註明、乘車日期、搭乘者姓名、事由、起迄地點、金額。
*
一般民眾(報名以團體代表為優先,若滿額個人將列為候補):免費,住宿及交通煩請自理。
* 會議議程:(暫定)
2017年9月15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13:30-14:00
30分
報到
14:00-14:30
30分
相見歡
14:30-15:30
60分
【專題演講】
2017熱門健康議題
台灣女人連線代表
15:30-16:00
30分
下午茶
16:00-17:30
90分
【專題演講】
運動與性別
台灣大學體育室
曾郁嫻副教授
17:30-18:00
30分
Check in
18:00-19:30
90分
餐敘
19:30-
Free time
2017年9月16日
時間
內容
主講人
07:30-08:50
80分
早餐/退房
08:50-09:00
10分
報到
09:00-09:30
30分
填問卷拿小禮物
09:30-11:00
90分
【專題演講】
女性尿失禁
中山醫院婦產科
謝卿宏主治醫師
11:00-11:10
10分
茶敘
11:10-12:10
60分
【專題演講】
通姦除罪化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2:10-13:30
80分
午餐
13:30-15:00
90分
【會議】
歷屆宣言檢視
明年為女著紅、528主題與計畫
主持人:
台灣女人連線
黃淑英常務理事
15:00-
賦歸
報名方式
*
方法一:於9/1(五)前,填寫線上報名表單,表單網址:https://goo.gl/forms/Be5vJNUdCJHvWHss2
*
方法二:於9/1(五)前,下載報名表單,填寫後以E-mail或傳真回覆至台灣女人連線。
請於9/1(五)前完成報名程序,以利於行政準備!
聯絡人:台灣女人連線執行秘書 陳苡安
Email:TWLOFFICE555@GMAIL.COM 電話:(02)2392-9164 傳真:(02)2392-9165
+ read more
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報告
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報告
台灣女人連線
一、摘要
為瞭解國內民眾對生育相關議題的認知與意見,今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於會前針對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產後照護需求等議題進行問卷調查,以瞭解民眾對議題的認知與意見。
本次調查共有1858份有效問卷,其中女性佔91.6%,並且超過85%年齡在20-40歲間,其所反應之態度與意見,應具參考價值。
首先,「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在台灣女人連線12年的堅持推動下,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意即當發生重大生產事故時,國家即時給予救濟,減輕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的傷痛,避免醫療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這是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世界首例,為女性權益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超過85%女性仍不知曉此制度,政府應積極地宣導。
其次,在生產計畫部分,超過95%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而對「生產過程」理解的內容,90%以上女性認為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如難產、胎位不正等)及對應的醫療處置」、「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
(如:子宮頸張開程度、破水等)」、以及「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如:剃毛、灌腸、會陰切開、無痛分娩等)」,顯見女性期待自主參與產程處置的決定,政府應正視並滿足這樣的需求。
第三,母嬰同室的部分,超過70%女性認為在醫療院所產後母嬰同室的時間應該由產婦自己決定,僅有7.4%認為需要24小時同室。這顯示為推動母乳哺育,政府「硬性」鼓勵24小時母嬰同室的作法,既不母親親善,亦不符合女性的需求,政府應檢討推動母乳哺育的策略的合宜性。
最後,在產後照護需求部分,將近95%女性在產後有「坐月子」,其中選擇在家中或在機構坐月子者約各半;女性選擇到機構坐月子的主要原因是「專業化照護」與「獲得充分休息」;對於在機構中坐月子的經驗,超過75%的女性獲得非常充分與充分的休息。然而,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卻有將近85%的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多數民眾將兩者誤解為「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
二、問卷說明
1.
問卷目的:本問卷欲調查民眾對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環境、產後照護需求等生育議題的認知與意見。
2. 調查時間:2017年3-4月
3.
調查對象:參與全台10場「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座談會之與會者及一般民眾
4.
進行方式:於座談會進行前填寫、小兒科診所隨機發放填寫,以及網路問卷。
5.
問卷總數:有效問卷1858份,其中女性佔91.6%、男性8.07%、未填性別0.32%[1]。
三、問卷內容
1. 基本資料
以下資本資料除「性別」(圖1)外,皆為女性數據統計。
本次調查填答者年齡分佈最高在30-39歲51.03%,其餘年齡分佈依序為20-29歲27.02%、40-49歲9.73%、50-59歲5.72%、60歲(含)以上5.01%、19歲(含)以下1.47%
(圖2)。
教育程度部分,比例最高為大專院校64.24%,其餘分佈依序為碩士21.75%、高中職9.69%、國中1.89%、博士1.36%、國小(含以下)1.06%(圖3)。
填答者居住區域,47.83%於北部、23.74%於南部、22.8%於中部、4.17%於東部、0.18%於離島(圖4)。
2. 生育議題現況分析及討論
(1) 生產事故救濟制度
◈超過85%女性不知道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生產事故救濟制度」
85.08%的女性不知道「生產事故救濟制度」,14.92%女性知道此制度(圖5)
「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本法的主要精神在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進而降低醫療糾紛,提升醫療品質。這是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世界首例,為女性權益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正式施行未滿一年,超過85%女性仍不知曉此制度,實有宣導的必要。
(2) 生產計畫
◈超過95%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
96.87%的女性表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0.78%女性則認為不需要,2.35%女性沒有意見。(圖6)。
90%以上女性認為「生產過程」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及對應的醫療處置、不同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及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96.88%的女性認為對「生產過程」的理解應該包含生產風險(如難產、胎位不正等)及對應的醫療處置、95.33%女性認為應包含不同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
(如:子宮頸張開程度、破水等)、90.65%認為應包含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
(如:剃毛、灌腸、會陰切開、無痛分娩等) (圖7)。
生產計畫是指孕產婦在充分了解生產過程、生產風險與相對應的醫療處置選擇後,與醫療專業合作,有自主性地參與,作出選擇,減低過度醫療。除了可幫助產婦理解生產時身體將會發生的變化,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產婦及家屬亦能降低驚慌情緒、理解醫療處置,有助醫病關係的和諧。
調查數據顯示,女性想要獲得生產風險、於產程中身體的變化的資訊,以及參與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等,亦即女性認為「生產計畫」對於產婦是重要的。衛生福利部在2014年推動以生產計畫為主概念的「友善多元溫馨生產醫院試辦計畫」,總體滿意度高達90%以上。其中對於提供資訊讓產婦瞭解產程進展部分,更是100%的產婦都覺得獲得幫助。問卷調查與試辦計畫的結果一致地顯示女性對於生產自主性的重視與期待。
生產自主性的落實有賴完整、專業的生產資訊,婦團要求生產計畫的相關資訊應納為孕婦健康手冊的必要章節,並以親子教室進行衛教,以減輕產科醫師負擔。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3) 母嬰同室
◈70%以上女性認為產後於醫療院所中每日「母嬰同室」的時間應該由產婦自己決定
對於產後在醫療院所中,每日「母嬰同室」最適合的時間,71.55%的女性認為該由產婦自己決定、17.92%認為應該白天同室晚上不同室、7.44%認為應該24小時同室、3.1%則認為不需要母嬰同室(圖8)。
根據問卷數據,顯示女性想要自己決定與新生兒的共處時間,而不是被硬性規定。然而,政府為了推動母乳哺育,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認證」。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平均每5個新生兒有4個是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誕生。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因為評鑑制度要求提升母乳哺育及母嬰同室率,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評鑑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忽視母親的需求、選擇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在70%以上女性認為應該自己決定「母嬰同室」時間的狀況下,更顯示為推廣母乳哺育,要求產後女性24小時母嬰同室的策略有違女人的意願。
事實上,近年來針對母乳哺育政策,國外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主要的方向是:給予母親充分正確的資訊選擇不同的哺育方式;不再「積極促進」母乳哺育,而改以「支持」;避免責備、評價無法或不願哺餵母乳的女性。政府應積極面對並檢討「母嬰親善」政策,提供正確充分的哺育訊息,尊重女性哺育自主性。提倡支持女性哺育選擇之觀點,避免形塑「母乳哺育」為尊之唯一價值觀。從無形的情感支持至有形的育兒措施,建立友善的母、嬰環境。
(4) 產後照護需求
◈將近95%女性產後有「坐月子」,其中在家中或在機構中各約有40%
94.23%的女性或其家人產後有「坐月子」、5.77%沒有「坐月子」(圖9)。
44.8%的女性或其家人選擇在家中坐月子、43.62%在機構坐月子、11.58%有在家中與機構坐月子(圖10)。
◈選擇到機構坐月子主要為了「專業化照護」與「獲得充分休息」
選擇到機構坐月子的原因中,專業化照護佔29.21%、獲得充分休息佔27.43%、環境舒適佔13.74%、不想麻煩別人佔11.1%、家中無親屬可協助產後照護佔8.34%、避開親友過度探訪佔7.88%、因為親友建議有1.9%、其他原因則佔0.4%(圖11)。
在機構坐月子是否有得到充分的休息,51.44%女性表示充分、25.26%表示非常充分、19.67%表示普通、3.33%表示不太充分、0.3%為非常不充分(圖12)。
◈將近85%女性不知道「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差別,最多民眾誤解的是「兩者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
針對「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差別,84.4%女性不知道兩者的差異,15.6%女性知道其中差別(圖13)。
在對「坐月子中心」與「產後護理之家」的認識中,最被誤解的是「兩者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圖14)。
根據上述數據,產後坐月子的女性將近95%。為避免女性沿襲坐月子期間不洗澡、不洗頭等舊習,衛生單位應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導正觀念,以促進健康、衛生的產後照護。
而在坐月子場所部分,在家中或在機構坐月子者各約有40%,顯示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然而,卻有將近85%的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多數民眾將兩者誤解為「都必須經過衛生主管機關核准」以及「兩者都可以提供醫療與護理服務」,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
[1]
本次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以女性為多數,佔總數超過90%,因此分析報告將以女性之數據資料呈現。
+ read more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完善生育環境
台灣女人連線(下稱台女連)與全台各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於5月26日齊聚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本屆會議以「生育大小事‧國事家事女人事」為題,聚焦生育相關政策的討論,要求政府完善生育環境。
在上午的會議中,團體代表們與衛生福利部代表就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生產計畫、母嬰親善與坐月子等議題的現況、政策制訂與改善方向進行深入的討論。而針對今年主題,台灣女人連線於會前進行了「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由台女連副秘書長陳書芳報告調查結果。
最後,為提供政府完善生育環境相關政策建議,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共同擬定了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
會後,婦女健康網絡團體代表偕同立法委員李麗芬拜會衛福部,就生育相關議題與衛生福利部相關單位溝通意見,並遞交行動宣言。在衛福部何啟功政務次長的主持下,衛福部承諾將進一步研商相關政策落實的規劃,並在過程中邀請相關團體代表提供意見。
以下為第20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之宣言
第二十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完善生育環境—
行動宣言
2017.05.26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長期關注女性「生育」議題,2004年第7屆會議,以「營造伙伴關係的生產環境」為主題,對生育計畫書、生產過度醫療、生產風險機制等內容做出建言;2015年第18屆會議,以「深耕與展望—性別健康政策檢視」為主題,全面檢視歷屆行動宣言落實的狀況,對前述生育主題再次督促政府有積極的行動。歷經十數年,「生產事故救濟制度」終於在2015年年底三讀通過,卻鮮為人知;生產計畫與友善生產環境遲遲未能落實,而「母嬰親善」則因政策執行過當亟需檢討,因此2017年行動會議將就下列主題提出政策訴求。
首先,「生產事故救濟制度」在台灣女人連線及台灣女人健康網絡12年的堅持推動下,已於2016年6月30日正式施行,女性的生產風險由國家承擔。意即當發生重大生產事故時,國家即時給予救濟,減輕婦女及其家人承受的傷痛,避免醫療糾紛或訴訟之二度傷害。這是世界上由國家承擔女性生產風險的首例,為女性權益的一大進步。然而法案上路時間尚短,多數民眾仍不知曉此制度。根據「2017生育議題現況調查問卷」,有將近90%女性不知此救濟制度,實有宣導之必要。
第二,生產計畫是落實產婦自主性的工具,產婦藉此瞭解即將經歷的產程,並在充分被告知下對一些醫療處置做抉擇。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90%以上女性認為孕產婦及其家人在產前需要瞭解生產過程,包含「生產風險及對應的醫療處置」、「產程產婦身體的變化」與「醫事人員處置的選擇」。2014年衛生福利部推動以生產計畫為主概念的「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滿意度高達90%以上。因此,政府應積極規劃「生產計畫」政策,以符合女性的期待。
而為確保對孕產婦所提供之生產資訊的專業性與完整度,生產計畫應納為孕婦健康手冊必要的章節。但經過多年與醫界及政府單位的溝通,生產計畫的具體內容與執行方式卻仍無共識,有待政府強力支持。
第三,為推動母乳哺育,政府自2001年起推動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的認證。這看似成功、溫馨的政策,實際操作上出現醫療院所為求良好認證成績,以幾近強迫的方式要求母親配合的現象,不但忽視母親的需求與自主性,對母親並不親善,更營造出不哺餵母乳就不是好媽媽的氛圍,帶給母親巨大身心壓力。同時,在衛教訊息中,沒有哺餵母乳之外的選擇、說明與輔導,讓有哺餵困難或選擇不哺餵母乳的母親僅能自己摸索。近年來,國際間針對母乳哺育議題已有諸多反省與修正:友善母親照護,尊重哺育方式是女性自主的選擇,國家應給予母親及大眾充分且正確的資訊,以利選擇,並以「支持」母乳哺育,代替「促進」母乳哺育。政府應積極檢討當前的「母嬰親善」政策、督導執行情況的合理性,建立真正親善母、嬰的環境。
最後,根據「2017生育議題調查問卷」將近95%女性產後有「坐月子」,為避免女性對於不同坐月子概念的混淆與衝突,衛生單位應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以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近年來民眾對產後照護機構的需求急速增加,但有將近85%女性無法分辨「坐月子中心」和「產後護理之家」的差異,可能導致對服務內容的錯誤期待與消費落差,並且在發生意外或糾紛時無法有效地申訴、檢舉,主管單位應積極地宣導兩者差異,提供民眾正確資訊。
綜上所述,為了完善生育環境,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生產事故救濟制度」,檢視其施行的結果及救濟金額的合理性。
*
政府應積極推動「生產計畫」政策,透過SDM方式,落實女性生產時的自主參與。
*
政府應增修孕產婦健康手冊內容,納入生產計畫及其相關生產資訊。
*
政府應檢討「母嬰親善」相關政策,提供多元新生兒哺育的衛教。
*
政府應倡導女性哺育自主之觀點,避免形塑「母乳哺育」為尊之唯一價值觀。
*
政府應積極宣導正確產後休養資訊,促進身心健康的衛生教育與產後照護。
*
政府應積極宣導產後照護機構的差異,提供民眾正確的消費資訊。
+ read more
事後避孕藥的思考理路
食藥署於2016年12月公告將「緊急事後避孕藥」由處方藥變更為指示藥的說明,其中包含轉類後需執行的措施,例如:使用年齡需在17歲以上等規定。近日傳出政策可能暫緩,引起爭議。
面對事後避孕藥的思考,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面向。首先,是藥物的安全性。目前對於事後避孕藥的研究,缺乏對經常服用的女性與對青少女的健康影響研究,無法確定對女性健康的長期安全性。主管機關對藥品轉類後提出的執行措施,更說明有使用氾濫的擔憂,但相關規定並不實際。在仍是處方藥的情況下,民眾還是可以方便地從藥局購買,顯見規範無效,轉類後的配套又該如何有效執行呢?由17歲以上成人代買如何防範?
其次,事後避孕藥的使用不僅是藥物議題,更是避孕議題與性議題。對性的保守、迴避態度,讓台灣長期缺乏完整性教育,人們缺少安全性行為的概念,已經讓事後避孕藥成為容易選擇的避孕方式。如果又能便利取得,將更容易依賴而成為常規的避孕方式,更加地忽略安全性行為的落實與性傳染病的風險。並且,在台灣社會中,對女性的性尊重不足,使得女性的性自主空間狹小。日前台大學生模仿A片劇情,以對女性中出(日文「中出」意指「體內射精」)製作了有濃厚性暗示的活動海報,引發眾怒。「中出」可形成宣傳概念,足見對女性性尊重的低落依然存在。那麼,當事後避孕藥可方便取得時,更容易發生男性以此為由,拒絕使用保險套的情形。
一項政策的施行或改變,有其社會效應。事後避孕藥的使用者為女性、性行為後果的主要承擔者亦為女性,在藥物長期安全性無法確認、安全性行為教育缺乏、性尊重不足的狀況下,女性淪為避孕的主要承擔者,這才是婦女團體所擔憂的發展。
(本篇刊載於2017年3月30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此篇為文章全文)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