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與健康

【記者會】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 新書記者會
【記者會】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 新書記者會
台灣女人連線、立委林淑芬國會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 新書記者會 —女人推動獨步全球法案的故事 2020.07.21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已經施行4年,社會上知道這個法案的人多為醫療體系的成員,且多認為是用來處理醫療糾紛的。事實上,這個推動了13年的法案之意涵是超越「醫療糾紛」,有多重的意義。為了讓國人認識這個應引以為傲的法案,瞭解其立意的高度,以及一睹13年推動立法的歷程,見證女人堅持的韌性,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及前秘書長蔡宛芬完成了《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生產事故救濟條例推動始末》一書。   此書內容主要分成兩個部分:《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內涵與推動立法的背景及歷程;後記是條例施行後生產事故當事者的訪談及我們的國際宣傳行動。   《生產事故救濟條例》內涵  ─這是一個女人為女人推動的法案 當大家談到生育權或生育自由的時候,總是聚焦在正面的情境,而忽略了生產有風險的事實。當風險變成事故時,如何撫慰身心受創的產婦、給予救濟、防止同樣的事故再發生,讓女人生產無後顧之憂,是女性生育自由重要的一環。    ─這是一個國家為女人制訂的法案 國家認同生小孩不僅是個人或家庭的事,更是國家、社會的大事!但是生產有不可預期的風險,因此,國家應該承擔女人生產的風險,讓女人生產沒有後顧之憂。    ─這是一個產科醫師為女人努力的法案 接生團隊是協助婦女生產的伙伴。因此,當生產事故發生時,接生團隊不被責難,但有責任地撫慰/協助事故受害者,並檢討事故發生原因,提出改善或修正,以提升生產醫療品質及安全,讓女人生產沒有後顧之憂。   推動立法的背景及歷程 ─這是一個「當不可能遇到不放棄時」的故事 由國家承擔婦女生產風險?!這對多數人而言,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有如天方夜譚。怎麼會有這種想法?那其他科別是否也要如法炮製?一直到後來,這樣的制度概念仍不被看好。   但是,13年來,女人就是不懂得放棄。一路走來,時而孤獨,時而辛酸。雖然曾有怨言,但,還是最感謝婦產科醫師們的相伴。這中間歷經8位署長/部長、政府組織改造的變動,唯一沒有改變的是女人的堅持!   當然,法案可以通過,還有許多人的努力及大環境的變遷形塑了有利於立法的氛圍。這過程中,人際關係的運作、正/負政治力的介入以及冥冥之中的靈機一動等也都在這推動的路上留下歷歷的痕跡。這些有笑、有淚、有沮喪、有憤怒、有理想、有堅持的每一步,都記錄在這本書中。   這本書,是屬於台灣女人的。    
+ read more
【活動紀實】台北醫學大學「國內醫療器材病患登錄制度建置研究」第一次共識會議
【活動紀實】台北醫學大學「國內醫療器材病患登錄制度...
本會理事長黃淑英、秘書長陳書芳出席台北醫學大學召開之「國內醫療器材病患登錄制度建置研究」第一次共識會議,討論乳房植入物登錄機制。   時間 2020年7月13日 15:00-17:00 地點 台北醫學大學大安校區20樓會議室 討論題綱 * 研議國內醫療器材病患資訊自願性登錄機制之表單內容 * 乳房植入物病患資訊登錄制度之資料保護機制 * 乳房植入物病患登錄系統之登錄流程討論 * 該登錄系統應包含哪些利益關係者(stakeholder),如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of Breast Registry Activities(ICOBRA)、政府機關、學會、廠商、病患等?是否需建立相關委員會? * 如何鼓勵醫師及病患參與乳房植入物病患資訊登錄系統? * 我國的其他登錄系統是否有可借鏡之處?      
+ read more
【特輯】曾經在人工流產決定上徘徊的那些身影
【特輯】曾經在人工流產決定上徘徊的那些身影
發報日期:2020年6月29日 特輯主題 人工流產是兩難的抉擇,不是對與錯的是非題,而是對未來做出的選擇。   台灣女人連線於2020年2月至5月間進行曾經在人工流產決定上掙扎的心路歷程徵求,共得到23篇回應。徵文時並未限制性別,但得到的都是女性的心聲,可能代表了在人工流產上主要面對與承受的多是女性。   23篇回應中,其中有20位進行了人工流產、2位選擇生下孩子、1位並未懷孕但在擔心懷孕的過程中有過人工流產的考慮。   在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考慮進行人工流產的過程,女性多經過反覆思量,不斷評估自我與伴侶的生命規劃、經濟條件、感情狀態等面向,有著多元的原因。更可看出「支持」的重要,不論是來自伴侶、親友或醫師,都能相當程度地減輕女性的心理負荷。然而,來自社會的污名仍然相當巨大,讓她們背負沈重的壓力。   究竟她們在面對人工流產決定時走過了什麼樣的歷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她們的故事…….   來自伴侶親友及醫師的支持很重要 面對人工流產抉擇時,「支持」是相當重要的,不論是來自伴侶、親友、醫師,或其實是不太熟識的朋友,多一份的理解與支持,都能相當程度地減輕女性的心理負荷。(點圖看更多)     考慮人工流產的原因很多元 女性及其伴侶面對人工流產抉擇時,多有經濟、生命階段規劃、伴侶感情是否穩定、胚胎是否健康等考量,而這些考慮的因素也都直接影響著孩子出生後的生活,就是來自對孩子的珍重與責任,才會有諸多考慮。(點圖看更多)       女人有選擇的權利 面對生產或人工流產,女人應該有選擇的權利,這是身體與生育自主!(點圖看更多)       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便是最好的選擇 不論什麼樣的決定,能夠面對、負責,便是最好的選擇!(點圖看更多)       社會多點同理 女人少點壓力 不論在考慮人工流產的當下,或是做出決定之後,「支持」都是非常重要的,讓女人知道她並不孤單,沒有人會苛責她的決定,都能讓她心中的壓力減少一分。(點圖看更多)       人工流產是深思熟慮後的決定 面對人工流產時,大部分女性都歷經了反覆的思量與掙扎,期間更與伴侶、家人、親友或醫師持續地討論與溝通,衡量自身的各種情況後才做出決定。(點圖看更多)                    
+ read more
【投稿】心癌共同照護,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投稿】心癌共同照護,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作者: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  黃淑英 心血管疾病一直被認為是男性的疾病。雖然女性心血管疾病死亡數是婦癌的3─4倍,我國的女性健康政策仍偏重婦癌的防治,因此,女人都很擔心會罹患婦癌,但不知心血管疾病是女人健康主要的殺手。   女人的心血管疾病 症狀與風險和男人不一樣 女性因為生/心理和男性不同,其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的呈現,如:症狀、診斷、檢測及藥物反應也不太一樣。而女人不一樣的生命經驗讓我們的疾病風險也不亞於男人。女人終其一生,月經來潮或停止都和心血管健康息息相關;服避孕藥會增加血栓風險;懷孕時可能會罹患妊娠高血壓;進入更年期血管硬化、血壓上升。而以女性為主的疾病,如:乳癌及紅斑性狼瘡等,其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增加。   但是女性及社會在這方面的認知是缺乏的。為了提升大家的意識,台灣女人連線於2016年起響應國際「Go Red For Women(為女著紅)」的行動,訂每年3月第2個星期五為「為女著紅日」,呼籲社會重視女性的心血管健康。   2020為女著紅:讓乳癌患者不傷「心」 今年主題為:「為女著紅,讓乳癌患者不傷『心』」,乃鑑於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而近年乳癌治療日趨進步,患者存活率上升,但許多研究指出,癌症化學治療如小紅莓、紫杉醇及賀癌平等具有心臟毒性;放射治療亦因照射部位接近心臟可能使心臟組織肥厚、鈣化或動脈發炎。乳癌患者因經常同時接受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因此心血管暴露於雙重風險當中。   研究指出,乳癌倖存者約有6成於確診5至10年內死於非乳癌因素,10年後該比例增加至75%,其中以心血管疾病為最多。然而,多數乳癌患者不知道治療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為了不讓乳癌倖存者戰勝乳癌卻敗給心血管疾病,除了提升患者相關的意識外,我們應該積極地建立「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制度」,以降低治療造成的風險及傷害。   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 提供更完整的醫療照護 事實上,許多歐美國家已建立「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制度」。亞洲如日本、韓國及菲律賓也於近年開始積極推展。在台灣有些醫院已開始進行,如:奇美醫院已在乳癌病患的治療進行相關計畫,並有正面的成果。但是,因為資源的有限及衛生主管機關並未重視,因此,心臟-腫瘤科共同照護制度尚無法全面推展。   台灣女人連線在2016年第19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宣言中,要求衛生福利部建立腫瘤及心臟科跨科別的醫療合作制度,讓患者獲得更完整的醫療照護。2018年及2019年在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兩度提案:以乳癌患者為對象,建立心血管科與腫瘤科醫療合作之計畫。今年於「為女著紅日」我們再度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在公務預算或全民健保基金裡編列經費,辦理乳癌-心臟科共同照護之試辦計畫,保護乳癌患者的健康與生命,並期望將來推廣至更多癌症治療。   目前,雖已得到衛生福利部正面的回應,然而推動新的概念及制度仰賴更多的回應及支持,特別是來自心臟醫學界!   本篇刊登於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季刊《心報》第49期2020年4月號          
+ read more
第23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我的身體是我的,人工流產與否我決定
第23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我的身體是我的,人工...
第二十三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 我的身體是我的,人工流產與否我決定 行動宣言 2020.05.28 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長期關注女性健康議題。為了因應宗教團體提出公投案欲限制女性選擇人工流產的自主性,2020年的會議主題訂為「我的身體是我的,人工流產與否我決定」,主張女性身體自主權不容宗教的意識形態干預,而政府應有配套的作為,協助女性生育自由的實現。   一、反對已婚婦女人工流產需配偶同意 1984年《優生保健法》通過,女人可以合法施行人工流產,但有配偶者需得到配偶之同意。由配偶來決定女人的身心是否適合懷孕生產,不但荒謬,也與甫施行的《病人自主權利法》有所扞格。依據《病人自主權利法》第四條規定:病人之配偶不得妨礙醫療機構或醫師依病人就醫療選項。女性是否選擇人工流產應由自身決定,配偶不得妨礙其選擇。   檢視過去幾起關於配偶同意的訴訟判決,既使女性在未告知配偶的情況下進行人工流產,配偶仍未勝訴,法官主要意見是「配偶同意」為行政程序上的措施,行政事項未完備難認定配偶在法律利益遭受直接侵害。   人工流產需配偶同意既壓迫婦女加深性別不平等,又無實質法律效益,更不符病人自主權利之概念,實有檢討修正的必要。   二、反對法定強制思考及諮商 一直以來,反對人工流產者不斷提出人工流產前強制的思考期及諮商,以提高門檻阻礙人工流產的施行。事實上,不論是從問卷調查或個人的經驗分享顯示,女性在決定是否人工流產前都有反覆的思考,以及與伴侶、家人或朋友依個人狀況及背景充分的討論,並非如反對者所言的不經大腦、衝動的行為。   強制思考及諮商不但歧視女性的能力,也違反諮商的倫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諮商應出於自願,而有為的政府應提供容易取得的管道給需要的人。   三、拒絕污名化 大聲說出來 從個人經驗分享我們看到人工流產與否的理由因人的時空背景而不同,有人因為求學、生涯規劃、經濟因素或能力而選擇人工流產;有人因為父母的因素而選擇人工流產;也有人選擇繼續懷孕。每一個徘徊的心除了驗證女人都在思考外,也道出了壓力的沈重。壓力除了來自不捨,更來自社會對人工流產的污名。因此,給予她們心理上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四、尊重生命就是尊重女人的選擇 反對人工流產者認為胚胎及胎兒是有生命的,我們應該要尊重生命的存在,並保護他。且不論胚胎與胎兒是生命與否,我們必須瞭解生命並不是只是一塊肉或肉身。生命必須有尊嚴、人格及願景。對於子宮外的生命─已出生的孩子及懷孕的女人─我們更應予以尊重。而輕重的衡量,不是由伴侶,不是由政府、更不是由宗教團體來說三道四,而是由懷孕的女人來主張的。     綜上所述,人工流產是選擇,不是是非,為了讓女人能自在地做出選擇,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一、檢討《優生保健法》中已婚婦女人工流產需配偶同意規定之合理性,並做必要修正。 二、政府應該提供諮詢及支持的服務或管道 三、人工流產是法律授予的選擇,不應被污名,政府應採取措施或宣導去污名化。 四、為處理未成年人難以取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其施行人工流產之情形,政府應研議合宜機制   更多消息:第23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前系列活動         
+ read more
【直播座談會】Pro Life or Pro Choice:尊重生命 尊重誰的生命?
【直播座談會】Pro Life or Pro Choice:尊重生命 尊...
第二十三屆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會前系列活動 「我的身體是我的,人工流產與否我決定!」   【直播座談會簡介】 在人工流產的討論上,女性與胎兒似乎總處於對立面,真的是如此嗎?有必要如此嗎?   宗教團體大聲疾呼「尊重生命」時,可曾想過女人也是生命。生命不單是活著,更有其內涵、尊嚴、期許與願景。   歡迎加入直播,與我們一起進入系列直播的最後一場,聊聊讓女人沈重不已的話題:人工流產。   【直播時間】 5月26日(星期二),中午12點30分    【直播平台】 台灣女人連線.台灣女人健康網粉絲專頁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