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回應】失智症的性別差異,衛福部看見了嗎?

上週衛福部公布了由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的「臺灣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全國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與13年前(民國100年)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之失智盛行率(8.04%)並無太大的差異。同時,這份調查報告亦呈現了失智症類型的前三名,以及情緒行為症狀發生情形。

 

然而,較為可惜的是,在調查報告中,除了顯示女性盛行率(9.36%)高於男性(6.35)之外,並無針對失智症的性別差異進行分析,進一步去了解女性失智症盛行率高於男性的因素,究竟是平均壽命較男性高?抑或是基因或其他因素使然?

 

根據台灣女人健康網的國際新訊報導,國際已有多項研究顯示,失智症具有性別差異。女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比男性高,原因可能受到基因生產經驗荷爾蒙心血管健康或女性特殊疾病如紅斑性狼瘡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亦有研究指出,女性因語彙記憶能力較男性佳,因此往往在病情惡化時,才能檢測出認知障礙,因而錯失早期治療的時機,故呼籲男女應訂立不同的檢測標準。

 

此外,目前國際已有多項研究顯示透過飲食運動社交等方式可能有助於降低失智症風險。然而在這次的新聞露出中,衛福部對於失智症政策僅強調已發生的失智照護資源運用,並未針對失智症的風險及預防多加著墨,甚為可惜。

 

因此,為因應高齡化社會失智人口增加,台灣女人連線樂見衛福部對本土失智症的研究調查,但也呼籲政府應投入更多資源進行有關失智症之性別差異及風險因素相關研究,以建立更貼近不同性別需求的失智症健康政策。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