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紀實】理事長黃淑英受邀擔任婦產科醫學會主辦「...
台灣女人連線黃淑英理事長2023年2月19日受邀擔任由婦產科醫學會主辦之【適切化產後照顧研討會】台北場座長,席間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陳思原理事長、黃建霈祕書長,以及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吳彥文主任、台北長庚婦產部蕭勝文主任相互交流意見,共同營造對女性友善的生育環境。
+ read more

【議題新訊】衛福部公告 一歲以下配方奶可網購
衛福部於2月14日公告,一歲以下配方奶粉開放網購,爸媽們的育兒之路可以減輕些壓力了!
開放網購奶粉 打造更友善的育兒環境
台灣女人連線與立法委員王婉諭國會辦公室去年9月召開記者會,針對配方奶無法網購讓民眾育兒困難重重的情況,要求衛福部釐清相關法規,有條件開放一歲以下嬰兒奶粉可於網路購買,並允許公開奶粉的營養成分標示。
台灣女人連線後續於衛福部性平小組提案,提請修改一歲以下嬰兒配方食品資訊揭露與購買管道的規定。
食藥署蒐集相關意見後,於昨日公告,放寬廣告的範疇。未來一歲以下配方食品將可於網路上販售,但仍不得促銷。
為推母乳禁網購 爸媽大不便
許多新手爸媽分享,很難查到一歲以下奶粉的營養成分,詢問討論也要偷偷摸摸地進行,好像在做壞事一樣。不能於網路上購買,對於在偏遠、店家不密集地區的家庭很不方便。尤其是家中有幼兒或單親的家庭,必須要帶著孩子出門買奶粉,更是辛苦。聯繫廠商購買,又只有「箱購」的選項,家庭裡未必需要也不一定有經濟能力大量購買。
而這一切規定只為提高購滿配方奶的門檻,來強推母乳哺育。但配方奶取得困難,餵母乳的人真的變多嗎?這又是一個忽視女性與家庭需求造成的錯誤聯想,母乳哺育率並未因嚴格限制購買而提升。
讓女人和家庭決定怎麼餵小孩
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黃淑英指出,母乳對孩子好大家都知道,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在支持母乳哺育之餘,也可便利地在網路上購買配方食品。廠商以促銷或廣告造成誤解或誘導購買是不能接受的,當然要規範,但最基本的資訊應該要透明揭露,否則在資訊不足的情況下,婦女不但無法自主決定,反而更容易被欺騙。
黃淑英理事長進一步表示,這樣的改變很正面,讓女人跟家庭有足夠的資訊來決定餵養方式,但在購買專區揭示母乳哺餵優點的文字則要小心,以免造成選擇配方奶家長的壓力與罪惡感。
延伸閱讀
《育兒更友善,奶粉網購來幫忙》記者會新聞稿
+ read more

【會議】台女連出席「嬰兒配方食品廣告管理」討論會議
台灣女人連線長期關心嬰兒哺餵政策對女性及家庭造成的影響,今年9月與立法委員王婉諭國會辦公室聯合召開記者會,指出政府為了強推母乳哺育,國內一歲以下嬰兒配方食品資訊取得困難、無法網購等現象,要求衛福部檢討相關法規,讓育兒環境更友善。
經過持續倡議,衛福部食藥署日前召開「嬰兒配方食品廣告管理」討論會議,朝開放網購的方向規劃,台灣女人連線代表婦女團體出席會議表達意見。
衛福部積極處理相關議題回應需求值得肯定,台灣女人連線也會繼續關注後續發展,讓育兒及哺餵環境更友善。
+ read more
【記者會】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 衛福部還要上訴嗎?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林淑芬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HPV疫苗痛痛女孩勝訴 衛福部還要上訴嗎?
新聞稿
2022.11.14
「痛痛女孩」─是接種HPV疫苗後發生不良反應女孩們的別稱。
在台灣女人連線接到的30多起接種HPV疫苗後出現不適症狀的申訴中,25位是11至16歲青少女,12位確診了風濕關節相關疾病。多位痛痛女孩向衛福部提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申請,審議小組認定不良反應跟HPV疫苗無關,不予救濟。家長們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正與衛福部訴訟中。
衛福部持續與受害者訴訟
首位痛痛女孩Bella,與衛福部的訴訟案自2017年纏訟至今。2019年一審勝訴,衛福部上訴,2020年行政法院廢棄原判決,發回更審,至今未有結果。
確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Sharon,訴訟於2020年一審敗訴,上訴後至今未有結果;確診「風濕性關節炎」的Mina,2022年一審敗訴,目前上訴中。
上個月,另一位確診「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的Nichole,案件經過長達兩年半審理,獲判一審勝訴,衛福部應於近日決定是否提出上訴。(註:幼年型類風濕關節炎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舊稱)
疫苗害救濟制度宗旨:從寬認定
接種疫苗除了預防個人感染疾病,也和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等公眾面向有關,是利他的社會性行為。但疫苗接種風險仍有醫學難測的一面,為了不讓受害者獨自承擔風險,多國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
法官於Nichole案判決書中再次敘明救濟制度的精神:補償的要件應著重於防疫與生命、健康保障的社會性目標,而非機率式的大數法則、流行病學的一般性、抽象性因果判斷,或一般醫療訴訟中因果關係的審查方式。這對疫苗不良事件受害者來說,過於嚴苛,且將疫苗可能發生不明原因副作用的風險歸諸給接種疫苗的個別民眾,背離受害救濟制度宗旨。
呼籲衛福部不要上訴
原本健健康康的孩子,打了HPV疫苗後變成痛痛女孩,在沒有答案下,長期飽受身心創傷。法院的判決讓孩子們及其父母得到了安慰與抒解。因此,我們呼籲政府:
*
政府制訂疫苗傷害救濟制度是撫慰民眾,不是和民眾作對。所以,請不要上訴了!
*
重新修改「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徵收及審議辦法」第13條中「無關」的認定標準,回歸救濟的精神。
+ read more

【活動紀實】2022第22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營
台灣女人連線於2022年9月30日至10月1日假台北公務人力發展學院,舉辦「2022第22屆婦女健康行動網絡會議暨研習營」已圓滿落幕!
此次活動共計19個關心婦女健康的團體參與,並一起關心了「2022年熱門健康新聞、「失智症」、「中高齡婦女健康」、「COVID下的性別健康」等議題,並擬定出明年「2023年528台灣婦女健康行動會議」主題。
感謝在婦女健康運動的路上,一直有姊妹團體陪伴的身影,未來期許一起繼續前行!
+ read more
【記者會】育兒更友善 奶粉網購來幫忙
台灣女人連線、立法委員王婉諭國會辦公室
聯合記者會
育兒更友善 奶粉網購來幫忙
新聞稿
2022.09.29
近日於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出現開放1歲以下配方奶網路購買提案,讓奶粉購買困難的情況再度浮上檯面。
一歲以下配方奶 資訊取得困難無法網購
根據〈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第3條規定,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不得廣告。而「廣告」的定義來自〈消費者保護法施行細則〉第23條,指利用電視、廣播、影片、幻燈片、報紙、雜誌、傳單、海報、招牌、牌坊、電腦、電話傳真、電子視訊、電子語音或其他方法,可使多數人知悉其宣傳內容之傳播。根據衛福部解釋,網路連結亦包含在內。
這讓有瞭解一歲以下嬰兒配方食品需求的爸媽,無法在業者官方網站上找到相關產品說明及營養成分標示,唯一只能到衛福部「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許可資料查詢」的網頁搜尋,不只網站使用非常不便,更是脫離民眾使用習慣。
除了資訊蒐集困難,購買上也限制重重,只能在藥局、超市等實體通路購買,或是直接跟業者訂購,但業者通常有最低購買數量限制,不能買單罐,不只要囤貨,更是一筆費用支出。除此之外只能在檯面下進行,如社群私訊,這讓購買奶粉像做壞事一樣,也可能衍生檯面下交易的其他問題。有民眾指出,無法蒐集比對資訊,無疑讓藥局壟斷訊息,只能被動接受引導推銷。
偏鄉及弱勢族群影響甚深
這樣的高度限制加重了偏遠地區、沒有交通工具、家附近沒藥局、單親、沒有後援的父母購買配方奶的心力,多有民眾表達風雨中找尋奶粉,或是為了找到適合的奶粉四處詢問奔波,讓育兒變得好困難。
這一切規定只為強推母乳哺育
根據相關會議記錄,這一切規定就是為了母乳哺育。但配方奶取得困難,餵養母乳的人真的變多嗎?又是一個忽視女性與家庭需求造成的錯誤連結,母乳哺育率並未因嚴格限制購買而提升。
根據國健署的統計,2015年至2020年6個月以下純母乳哺育率平均為43.58%,1個月以下哺育率平均為65.2%,均低於法規上路前五年的46.84%、69.36%。
然而,母乳哺育率的數字也不是重點,怎麼讓女性及家庭獲得足夠的資訊,做出適合的選擇才是最重要。
不應以提高奶粉購買門檻來鼓勵母乳
母乳是好的,建立友善的母乳哺餵環境也很重要,禁止配方奶廣告促銷更是立意良善,但不應以提高配方奶購買門檻來壓抑需求,母乳與配方奶並非對立的關係,而是餵養的選擇與需求,「配方食品是否能打廣告」和「爸媽是否有足夠的管道了解配方食品」不應是同一件事。
日本、韓國、美國、澳洲、英國與德國等國,在支持母乳哺育之餘,也可便利地在網路上購買一歲以下配方食品,同時管制配方食品廣告,這並非互斥的情形。
一歲以前,除了母乳,配方奶是嬰兒的主要食品,如此限制購買,是否影響嬰兒的生存?當然,沒有父母會讓孩子挨餓,所以就是媽媽與爸爸在育兒及生活之餘,為了購買奶粉奔波,加重育兒的心力成本。政府致力推動育兒友善環境,但最基本的購買奶粉都如此不便,豈非本末到置?
透過網路蒐集資訊、購買商品已是許多民眾的主要購物模式,在疫情下更是降低染疫風險的重要方式,政府不應以管理困難為由限制民眾。
綜上所述,我們提出以下訴求:
一、釐清相關法規,開放一歲以下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可於網路購買
二、製造商官方網站可公開營養成分標示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