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紀念婉如五週年 台灣女權再出發

   1996年11月30日一位婦運鬥士,也是當時的民進黨婦女部主任彭婉如,南下爭取民進黨黨綱通過女性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卻不幸遇害,她的死震驚了全台灣社會,讓許多台灣女性產生深沉的恐懼,但也激起了眾多女性的不滿與憤怒。是什麼樣的社會讓女人連最基本的生命安全都不可得?是怎樣的國家讓女人時時活在恐懼中?五年前台灣女性的怒火滿天延燒,迫使國民黨政權不得不用最快的速度通過延宕已久的性侵害防治法與家庭暴力防治法。婉如用生命為台灣女人換來兩個重要的人身安全法案,但她的遺志尚未完成。

     回想當年,民進黨中央改組時,原本要將婦女發展委員會合併到組織部成為一個小組,但時任婦發會執行長的婉如力戰群雄,不但未使婦發會受到壓制矮化,甚至後來反而升格為婦女部。此一歷史紀錄並未真正受到重視,之後國民黨婦工會遇到同樣問題時,婦女團體主動幫忙去嗆聲,卻受到婦工會的阻止。此一實例即可比較出兩個政黨的優劣,更可知在政黨從事婦女工作者的主體性為何,這也是後來民進黨能夠通過四分之一條款重要的基礎。

     婉如出身婦運,當時加入民進黨時曾遭遇不少誤解,但她願意親自實踐在政黨做婦運的理念,因而走出一條新的運動路線,讓婦運後輩得以繼續前進。筆者不僅感念她的具體功勞,更佩服她的遠見與胸懷。婉如生前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送更多優秀的女性進入權力的核心,為台灣婦女爭取平等的地位與待遇,性別保障條款只是其中的一個運動策略,更重要是如何改造政治權力結構中的父權思考。她常常鼓勵婦運後輩要勇於接受挑戰,當機會來時要積極把握,敢於承擔權力所帶來的壓力,才能更深化婦運的影響力。

     因為婉如,女性參政近年來已是婦運的重大議題。回顧過去十多年的婦運,在人力、財力窘迫的情況下,婦女運動者仍然堅持理念,也不斷務實的變換策略,因而能夠略為突破父權體制與文化的天羅地網,發出女性的聲音,使得一向被漠視的女性議題、私人權力關係得以轉化為公共論述,受到社會體制正義的檢驗與保護,也使得政治團體不得不調整其組織與政策以為因應,不過其成效距婦運的理想仍相去甚遠。

     以此屆國會大選來看,女性參政的情況並沒有實質突破,從上屆女性參選比例由17%下降到13%,這個結果顯示出政壇女性需要研發更有效的參政策略來突破目前的提名限制,否則女性將只被限制於某一比例之中,而難以整體改善性別政治的生態,或提升女性參政的實質內涵。以廣義的女性參政角度來看,事實上近來的選舉,女性選票已經展現決定每場大選勝負的關鍵能力,因此不少候選人為了爭取婦女選票而提出洋洋灑灑的婦女政見;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政見和計畫能否執行,當選人是否會盡力去捍衛女性的權益和福利,當選人的問政過程是否秉持兩性平權的理念,這些與女性政策能否落實都是息息相關,女選民將逐漸意識到這些細緻的問政結果是重要的投票指標,因此婦女運動團體及進步的政黨應該要更深入去耕耘基層,提供豐富詳細的資訊讓女選民評估,進修課程提升女性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才能真正贏得女性選民的支持。

     同時執政者也有責任促使婦女從家庭勞務中解放出來,增加其參政的重要資源--時間,若婦女被剝除工作權、財產權、教育權,便也無從累積參政的實力。所以婦運在追求政治改革之際,也必須兼顧其他議題的並進推展,婉如所掀起的這股女性參政的革命,需要更多有理想的男性與女性一起共同投入。

看完這則文章你覺得?
實用
新知